[发明专利]电渣重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6245.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付锐;李福林;尹法杰;杜金辉;孟令超;余斌;王凯;郑庆泉;武涛;冯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187 | 分类号: | C22B9/18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渣重熔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渣重熔设备,其包括结晶器、位于结晶器下方的底水箱以及位于结晶器上方的假电极,结晶器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假电极的地上升降机,底水箱下方设有用于安装底水箱的地下升降机,所述底水箱包括用于连接地下升降机的底座、用于承接钢锭的顶盖以及顶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空腔,空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底水箱上固设有用于向空腔内部喷水的进水管。本发明具有能够加快钢锭冷却速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性能钢材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渣重熔设备。
背景技术
电渣重熔钢是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进行熔炼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金属纯度,改善铸锭结晶。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4789788B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均匀性好的电渣重熔炉底水箱结构,包括箱体,箱体侧面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箱体上端开口且在开口处向四周水平延伸形成有矩形框板结构的底水箱面板,底水箱面板上表面对应铺设有矩形框板结构的橡胶密封垫,橡胶密封垫上方再覆盖设置有平板状的铜板;箱体内部还设置有冷却水导流结构用于使冷却水形成从箱体中心到四周的涡流流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这种底水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初始阶段底水箱已经开始水冷,但自耗电极的融化以及钢锭的形成还并未开始或者速度较慢,所以结晶器中的熔融状态的电渣会在底水箱的顶端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渣壳,这层渣壳会在后续自耗电极开始消耗并形成液态钢珠时,影响液态钢珠的热量的发散,即使得底水箱对液态钢珠的冷却效果变差,使得钢锭成型时间变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钢锭成型时间的电渣重熔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渣重熔设备,包括结晶器、位于结晶器下方的底水箱以及位于结晶器上方的假电极,结晶器一侧设有用于安装假电极的地上升降机,底水箱下方设有用于安装底水箱的地下升降机,所述底水箱包括用于连接地下升降机的底座、用于承接钢锭的顶盖以及顶盖同底座之间形成的空腔,空腔与外界连通,所述底水箱上固设有用于向空腔内部喷水的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不像现有技术中一样向底水箱内部通冷水,单纯靠结晶器的铜制顶盖自然散热,结晶器内部的熔融状电渣会经过与顶盖的换热,在顶盖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渣壳,此时顶盖会因为吸收了大量热量而携带高温,此时通过进水管向顶盖与底座之间的空腔喷射冷水,冷水在接触到携带高温的顶盖之后会快速汽化,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因为本申请中的空腔直接与外界连通,所以冷却水汽化产生的瞬时压力不会使底水箱产生胀裂的可能,而是会直接发散到外界,同时由于渣壳比较薄,既能够起到保护钢锭的效果,又能够使液态钢珠快速与底水箱换热,提高钢锭成型速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盖呈开口朝向底座设置的盘状结构,且顶盖底端开口边缘延伸至底座顶端端面边缘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顶盖与底座之间形成的空腔具有更大的容积,使得进水管喷出的冷却水能够更多的被容纳在顶盖内部,达到对钢锭快速冷却的目的,同时设有开口的盘状结构的侧壁能够使得冷却水更久的停留在空腔区域内,使得冷却水能够更好的与钢锭换热,加速液态钢珠向固态的转变。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顶端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水口,进水管中的水通过出水口均匀喷射于顶盖与底座顶端端面形成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个均匀设置的出水口能够使得进水管喷射出的冷却水均匀的喷射在顶盖上,使得顶盖上的每个区域都能够收到比较均匀的冷却效果,使得液态钢珠落在顶盖上方的渣壳上的任何一个区域时,都能够比较快速的与底水箱进行换热,进而快速的转化成固态的钢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2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