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352.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兰;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34;B63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顺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水体 微生物 快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绳子一端放入到水体内,再将绳子远离水体的一端穿入取样装置内后固定住,启动取样装置将取样装置沉入水体内,取样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电机(5)带动主动轮(3)移动使得取样装置向下移动,进入水体后浮力球(9)上浮使得直杆(8)被向上带动,取水箱(7)底部进水,完成取水;
S2:当S1中的取样装置取水完毕后驱动电机(5)反转,驱动电机(5)驱使主动轮(3)沿着绳子表面转动来带动取样装置向上移动,浮力球(9)在浮出水面后使得直杆(8)下降,直杆(8)上过滤网(10)对取水箱(7)内的水样进行过滤,直到直杆(8)将取水箱(7)封住,取样装置在驱动电机(5)的作用下回到使用者手中;
S3:将S2中取水箱(7)中过滤后的水样倒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倒入检测试剂,通过水样的颜色变化来对微生物进行判断;
其中,S1、S2中使用的取样装置包括一号框(1)和二号框(2),所述一号框(1)内转动安装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固定有主动轮(3),所述二号框(2)内转动安装有两个从动轮(4),所述一号框(1)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端与转轴之间活动连接有链条(6),所述链条(6)用于带动主动轮(3)转动,所述二号框(2)侧壁固定有取水箱(7),所述取水箱(7)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通孔,所述取水箱(7)内活动设有直杆(8),所述直杆(8)与通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直杆(8)顶端设有浮力球(9),所述直杆(8)底部设有过滤网(10),所述取水箱(7)底部设有过滤栅板(11),所述取水箱(7)侧壁上设有防水塞(12),所述二号框(2)上设有蓄电池和控制器,蓄电池和控制器为电性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取样装置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框(1)底端转动安装有两个一号盘(13),所述二号框(2)底端转动安装有两个二号盘(14),所述一号盘(13)和相邻的二号盘(14)紧密贴合,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驱动轮(15),所述驱动轮(15)与其中一个一号盘(13)紧密贴合,两个所述一号盘(13)之间、两个所述二号盘(14)之间均沿各自的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以上的刀片(16),所述刀片(16)呈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一号盘(13)之间固定有圆筒(17)、两个所述二号盘(14)固定有圆筒(17),两个所述圆筒(17)表面均沿各自周向等距离铰接有矩形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框(1)和二号框(2)顶端均固定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顶端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处活动安装有圆环(20),所述圆环(20)内圈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螺旋桨(21),所述一号框(1)底端转动安装有圆杆(22),所述圆杆(22)表面固定有蜗杆(23),所述蜗杆(23)与圆环(20)互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端与圆杆(22)之间活动连接有皮带(2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18)与相邻的刀片(16)交错布置,所述矩形板(18)上设有透水孔,所述矩形板(18)远离相邻圆筒(17)的一端密度大于另一端的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境水体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盘(13)为空腔结构,所述一号盘(13)的内腔中填充有吸水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南钦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3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