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478.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4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宋永乐;马飞;戴先武;周晓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8 | 分类号: | F16H5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00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箱 行星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和与行星架体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的行星架、轴承和箱体,其中,轴承装配于行星架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右端与行星架体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接触,在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圈,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较大,所述行星架体与过渡圆角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所述衬圈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位于行星架体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电齿轮箱,尤其是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国内外常见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1-1和与行星架体1-1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2的行星架1、轴承2和箱体3,其中,轴承2装配于行星架1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2上、右端与行星架体1-1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3接触,在轴承2和行星架1的挡肩位置A处(即图1中虚线圈起来的位置处),也就是行星架体1-1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1-2连接处,通常设有过渡圆角a(如图1所示),且过渡圆角a的半径较小。这种常见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行星架的传递扭矩均会随着风机载荷的逐渐增大而变大。于是,在挡肩位置A处的应力就会变大,甚至超过球墨铸铁制成的行星架1的屈服极限,致使行星架1发生较大变形而不能正常工作,从而导致风电齿轮箱及风电机不能正常工作,对风电机的运行存在隐患,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包括包含行星架体和与行星架体垂直连接一体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的行星架、轴承和箱体,其中,轴承装配于行星架的行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右端与行星架体的左端相靠且外周与箱体接触,在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设有过渡圆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圈,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较大,所述行星架体与过渡圆角远离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轴心处设有环形装配槽,所述衬圈套装于星架轴向装配部上,其其左端面与轴承的右端面抵靠,右端与过渡圆角位于行星架体的部分抵靠,其外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优选地,所述过渡圆角的半径范围为20mm~50mm。
优选地,所述衬圈的轴向截面为直径从左至右逐渐变大的锥形体且右侧外周部为同外径的削平部。
优选地,所述衬圈的削平部与环形装配槽的内壁抵靠。
优选地,所述衬圈由铬锰钢制成。
本发明包含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较大半径的过渡圆角能够减小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度,特别是衬圈能够极大程度地抵消行星架体和行星架轴向装配部连接处所产生的应力。因而,运行中,行星架的变形很小,始终能够正常工作,从而保证风电齿轮箱及风电机也能够始终正常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由于其是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只画出了其上半部分;
图2是图1中虚线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风电齿轮箱行星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的示意图,由于其是对称结构,为简化起见,只画出了其上半部分;
图4是图3中轴承2和行星架1的挡肩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衬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