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800.3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丁剑;宋云亭;郑超;吉平;李媛媛;赵会莹;梅文明;张光亚;赵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电源 联合 并网 系统 仿真 分析 方法 | ||
1.一种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系统中风机及光伏电源预先建立的电源仿真模型考虑风资源特性的叠加效应和动态响应的差异性进行仿真输出功率输出特性;
基于计及风电、光伏电源及电网相互影响耦合效应将所述输出功率输出特性进行解耦分析得到各变量之间的仿真解耦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仿真解耦分析结果对所述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稳定运行造成的冲击和安全性进行仿真评估;
其中,所述变量包括: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系统中所在电网的风机电源、所在电网的光伏电源和所在电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中风机及光伏电源预先建立的电源仿真模型确定风机及光伏电源时空差异性并输出功率输出特性,包括:
根据风电光伏电站判断是否存在风机及光伏电源的气象数据;
若存在,确定风机及光伏电源相关性的累加效应减小函数的功率输出特性,并基于所述累加效应减小函数的功率输出特性确定风机及光伏电源时空差异性的风机及光伏电源互补效应仿真函数得到功率输出特性;
否则,直接确定风机及光伏电源时空差异性的风机及光伏电源互补效应仿真函数得到功率输出特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补效应仿真函数,表达式如下:
P=G(t,d,P0)
式中:P表示功率输出特性;t表示时间变量;d表示空间变量;P0表示累加效应减小函数F(w)的功率输出特性,其中w为气象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计及风电、光伏电源及电网相互影响耦合效应将所述输出功率输出特性进行解耦分析得到各变量之间的仿真解耦分析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功率输出特性后确定所述风机及光伏电源类型,并判断是否存在影响所述风机及光伏电源的因数;
若存在,模拟修正的强影响因数、风机控制模式差异性的有效计及函数的输出,之后计及所述风机、光伏电源和电网相互影响耦合效应仿真解耦分析;
否则,直接进行计及所述风机、光伏电源和电网相互影响耦合效应仿真解耦分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修正的强影响因数,如下式:
其中,x1,x2,x3,...,xn为多风机类型的合理模拟修正的强影响因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控制模式差异性的有效计及函数,如下式:
其中y1,y2,y3,...,yn为风光电源控制模式差异性的有效计及中的强影响因数。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解耦分析,如下式所示:
R(Wc,Sc,g)
其中wG,sG,g分别代表风电电源、光伏电源和电网,任意两自变量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函数取值范围为[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的系统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风光电源联合并网系统中风机及光伏电源预先建立的电源仿真模型,包括:
根据风机基地的特点确定风机电站的等值原则,建立风机电源仿真模型;
根据光伏发电场的特点确定光伏电站的等值原则,建立光伏电源仿真模型;
由所述风机电源仿真模型和所述光伏电源仿真模型构建电源仿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8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