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6895.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向忠冬;罗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04 | 分类号: | B60T11/0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驻车拉索用 连接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包括拉索连接杆(1)和镦粗毛坯杆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对称固定扁位(4),且对称固定扁位(4)和拉索连接杆(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对称固定扁位(4)的外表面设置有锁紧调整方圆孔(3),所述拉索连接杆(1)的另一端设置有铆接孔槽(2),所述镦粗毛坯杆件(5)的一端设置有预留对称扁位(6),且镦粗毛坯杆件(5)的另一端设置有预留铆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固定扁位(4)与拉索连接杆(1)的连接处设置为梯形结构,且对称固定扁位(4)的另一端设置有半圆形开槽,所述铆接孔槽(2)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倒角,所述预留对称扁位(6)和镦粗毛坯杆件(5)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连接杆(1)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设置有贯穿螺孔(10),且贯穿螺孔(10)贯穿拉索连接杆(1),所述拉索连接杆(1)的一端设置有锁接套筒(8),且锁接套筒(8)的一端设置有对接孔槽(9),所述对接孔槽(9)与铆接孔槽(2)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接套筒(8)两侧的表面均设置有限位螺孔(11),所述锁接套筒(8)与拉索连接杆(1)通过卡槽连接,且贯穿螺孔(10)与限位螺孔(11)通过固定螺杆(12),所述固定螺杆(12)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螺帽(13),所述拉索连接杆(1)与锁接套筒(8)之间设置有缓冲挡环(14),且缓冲挡环(14)有两个,所述缓冲挡环(14)与拉索连接杆(1)和锁接套筒(8)贴合连接。
5.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特定直径尺寸的奥低体不锈钢作为原料,通过多功位冷镦机自动传动机械对其进行切料,得到镦粗毛坯杆件(5);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镦粗毛坯杆件(5)送入模具模穴,实现预留铆孔(7)的成型,在镦粗毛坯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预留对称扁位(6),满足后工序加工体积用料;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的镦粗毛坯杆件(5)一端的预留对称扁位(6)进行冲压操作,满足对称固定扁位(4)的设计尺寸厚度,并具备足够的平面,以便后工序成型;
步骤四:在成型后的对称固定扁位(4)上冲切出锁紧调整方圆孔(3),并对对称固定扁位(4)进行切边整形;
步骤五:对镦粗毛坯杆件(5)上的预留铆孔(7)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得到满足设计尺寸的铆接孔槽(2);
步骤六:成型的拉索连接杆(1)用400~550摄氏度的温度保温2小时以上,去除冷镦与冲压工序产生的冷作硬化特性,最后对成品拉索连接杆(1)进行清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作为镦粗毛坯杆件(5)的目的是解决其它材料的加工所需的表面处理困难,不能满足耐久性的技术问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通过成型体积的换算实现镦粗毛坯杆件(5),满足冲压工序的废料最小化的设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对称固定扁位(4)的平面度小于0.05mm的要求,防止调整固定后产生滑移现象。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预留铆孔(7)的加工方法,快速成型细而深的预留铆孔(7),大幅提供生产效率与高的材料利用率,成型后的预留铆孔(7)尺寸精度高,通过铆接与拉索进行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索用连接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镦粗毛坯杆件(5)经过冲压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导致材料的塑性指标急剧下降,阻碍着材料的进一步变形,一旦后期进拉伸时容易引起制品破裂,而对成型后的拉索连接杆(1)进行加热可以使内部的金属原子获得热能,热运动增大,原子将恢复到正常排列,基本上消除了晶格的歪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超捷紧固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68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联高分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膜组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