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7035.7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陶德硕;黄迎松;李响;万海艳;刘丽杰;姚秀田;陶丽;贾元元;张以根;李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T17/05;G06Q10/04;G06Q50/02;E21B43/30;G06F1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七点法井网 开发 油藏 变换 提高 收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特别是涉及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采收率可行性;建立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模式;设计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采收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经济评价,优选最佳实施方案。本发明方法能够经济有效提高该类油藏采收率,降低耗水量,具有较好实用性,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特别是涉及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砂岩油田开发中,经历长期注水冲刷的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流线长期固定,动态非均质性强,剩余油分布受到七点法面积井网形式控制,在油水井间、油井间、水井间差异加大,非主流线区域远大于主流线区域,同时七点法井网相对其他面积井网波及系数高,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
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主流线区域经过注水长期冲刷,形成高耗水区,注入水无效或低效循环,采油井含水高,常规技术实施效果差,现层系井网条件下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十分困难。
因此,亟需建立经济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进一步提高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利用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采收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实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井网变换提高采收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
步骤2,通过历史拟合建立油藏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分析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特高含水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
步骤3,分析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采收率可行性;
步骤4,建立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模式;
步骤5,设计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纵向和平面协调改变流线调整流场提高采收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优化和经济评价,优选最佳实施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在步骤1中,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包括地层对比划分、构造、储层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沉积微相、油水压力系统。
在步骤1中,在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精细地质研究基础上,建立精细表征储层纵向和平面非均质性、描述储层物性的精细三维地质模型。
在步骤2中,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加入流体模型、岩石模型、生产动态模型后,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进行精细历史拟合。
在步骤2中,在完成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精细历史拟合后,统计分析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动态监测、检查井、数值模拟资料,并结合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多层油藏在长期七点法固定井网注水开发后,处于特高含水后期阶段纵向和平面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在步骤3中,综合考虑地质储量、储层厚度、多层七点法井网开发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隔夹层发育情况,分析研究区是否具备纵向层系细分和分层注水、平面井网调整的协调转换流场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