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及其成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7372.6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窦兰月;王自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B32B3/24;B32B25/20;B32B25/14;B32B27/40;B32B27/38;B32B27/30;B32B27/18;B32B7/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吸波卷带 制备 工艺 及其 成品 | ||
1.一种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吸波核心膜(10),所述吸波核心膜(10)具有多个规律密集排列的波截止通孔(11),利用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尺寸大小控制电磁波通过的截止频率,以确定吸波性能;
在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各形成上导热浆料(2)与下导热浆料(3);
对包括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多层卷带体进行辊压或刮涂,以确定导热性能与成膜厚度,当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成膜时,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还汇集一体相接于所述波截止通孔(11),以形成导热通道(12);
对确定成膜厚度的所述多层卷带体进行加热硫化;
其中,形成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辊压或刮涂与加热硫化连续实施在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一次卷带导入与卷收的工序中,以制得导热吸波卷带;
所述导热吸波卷带具有能吸收100MHz~5GHz电磁波的吸波性能、介于3~7 W/(m·K)的导热性能与0.5~6mm成膜厚度;
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厚度介于0.02~5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具有的孔形状选自于圆孔、方孔、三角孔、五星孔与六星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直径或长度介于0.1~10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孔间隔介于1~10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排列方式为三方排列、四方排列、五方排列或六方排列;
所述吸波核心膜(10)由低K阻抗吸波材料基材与吸波粉体所组成,所述低K阻抗吸波材料基材的组分选自于硅橡胶、丁腈橡胶、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所述吸波粉体的组分选自于铁硅铝、铁硅铬、羟基铁粉、铁氧体、碳粉、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粉体,所述吸波粉体的形状包括非球状;
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的个别成膜厚度介于0.3~3mm,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为同时成膜;所述上导热浆料(2)与所述下导热浆料(3)由导热材料基材与导热系数大于所述导热材料基材的导热体所组成,所述导热材料基材的组分选自于乙烯基硅油、甲基硅油、甲基乙烯基生胶、乙烯基硅树脂,所述导热体选自于氧化铝粉、氮化铝粉、氮化硼粉、金刚石微粉、碳化硅粉体、碳纤维、细金属丝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卷带体包括贴附于所述上导热浆料(2)的第一离性膜(40)与贴附于所述下导热浆料(3)的第二离性膜(50);在所述辊压或刮涂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离性膜(40)与所述吸波核心膜(10)将所述上导热浆料(2)夹压成第一导热涂层(20);所述第二离性膜(50)与所述吸波核心膜(10)将所述下导热浆料(3)夹压成第二导热涂层(30);同时将所述波截止通孔(11)形成双面导热通道(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卷带导入与卷收的工序中所述吸波核心膜(10)通过高温硫化隧道炉(140);所述辊压或刮涂中使用的压辊(131)设置于所述高温硫化隧道炉(140)的入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厚度介于0.03~3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具有的孔形状为圆孔,圆孔与椭圆形孔之外的其它孔为异型孔;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排列方数对应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突出边角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粉体的形状是片状。
6.一种导热吸波卷带,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导热吸波卷带的制备工艺制得。
7.一种具有复合层结构的导热吸波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波核心膜(10),具有多个规律密集排列的波截止通孔(11);
第一导热涂层(20),形成于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上表面;
第二导热涂层(30),形成于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下表面;
其中,形成所述第一导热涂层(20)与所述第二导热涂层(30)的导热浆料汇集一体相接于所述波截止通孔(11),以形成导热通道(12);
其中,所述导热吸波片具有能吸收100MHz~5GHz电磁波的吸波性能、介于3~7 W/(m·K)的导热性能与0.5~6mm成膜厚度;
所述吸波核心膜(10)的厚度介于0.02~5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具有的孔形状选自于圆孔、方孔、三角孔、五星孔与六星孔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直径或长度介于0.1~10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孔间隔介于1~10mm;所述波截止通孔(11)的排列方式为三方排列、四方排列、五方排列或六方排列;
所述吸波核心膜(10)由低K阻抗吸波材料基材与吸波粉体所组成,所述低K阻抗吸波材料基材的组分选自于硅橡胶、丁腈橡胶、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所述吸波粉体的组分选自于铁硅铝、铁硅铬、羟基铁粉、铁氧体、碳粉、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粉体,所述吸波粉体的形状包括非球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3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