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7893.1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7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范学彬;朱坤军;董军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3/06 | 分类号: | B21D53/06;F28F9/22;F28F9/26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312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包括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一收容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贴合于第一集流管的外管壁,所述第一收容部收容于所述第一转接件槽,所述第一固定部收容于第一集流腔,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筋和第一铆压部,所述第一铆压部贴合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管壁,所述第一铆压部自第一筋偏向第一转接件槽的一侧;所述第一收容部横截面朝向第一集流腔的中心线与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筋在受到铆压刀具铆压时,不容易被顶出,从而换热器的密封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器包括两根集流管、连接两根集流管的若干扁管以及安装于集流管上的转接件。集流管设有用于安装扁管的扁管槽和用于安装转接件的转接件槽,转接件包括从转接件槽插入至集流管内腔的筋。扁管槽的中心线与所述转接件槽的中线相重合,铆压刀具从扁管槽伸入并抵压转接件的筋,铆压刀具的中心线与转接件槽的中线也重合,转接件的筋受压铆压刀具的铆压分别向筋的相反两侧延伸形成铆压部贴合至集流管的管内壁。由于铆压时,铆压刀具正对转接件的筋,铆压刀具推进过程中,容易导致转接件被顶出,或使转件件与集流管的外管壁之间存在间隙,存在冷媒泄露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较好的换热器。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包括:
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有第一集流腔、第一转接件槽以及若干第一扁管槽,所述若干第一扁管槽沿第一集流管的轴向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扁管槽贯穿第一集流管的管壁,所述第一转接件槽贯穿第一集流管的管壁,所述第一集流管的管壁包括外管壁和内管壁,所述内管壁面朝第一集流腔,所述外管壁至少部分露设于外;
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设有第二集流腔和若干第二扁管槽,所述若干第二扁管槽沿第二集流管的轴向方向排列,所述第二扁管槽贯穿第二集流管的管壁;
若干扁管,所述扁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所述扁管设有一排通孔,所述通孔沿扁管长度方向贯穿扁管,所述第一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扁管槽,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一集流管在第一扁管槽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部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扁管槽,所述第二端部与第二集流管在第二扁管槽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集流腔与所述第二集流腔能够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中间部位于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以及
第一转接件,所述第一转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转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一收容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配合部贴合于第一集流管的外管壁,所述第一收容部收容于所述第一转接件槽,所述第一固定部收容于第一集流腔,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筋和第一铆压部,所述第一铆压部贴合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管壁,所述第一铆压部自第一筋偏向第一转接件槽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横截面呈圆形,在第一集流管的横截面上,定义有穿过第一集流管圆心的第一中心线和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贯穿第一扁管槽,且将第一扁管槽均分成两部分,所述第二中心线垂直于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收容部和所述第一扁管槽位于第二中心线的相反两侧,所述第一收容部横截面朝向第一集流腔的中心线与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β,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0°β≤90°;
所述第一配合部、第一收容部和第一固定部为一体件,所述第一筋呈实心状,所述第一筋包括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包括倾斜平面,所述倾斜平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α,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90°α<180°。
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转接件的第一收容部横截面朝向第一集流腔的中心线与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筋在受到铆压刀具铆压时,不容易被顶出,从而换热器的密封效果较好。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的制造方法,所述换热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8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导电耐用焊接导电嘴与方法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