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7998.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8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昶檀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F04D25/08;F04D29/54;F04D29/70;F24F8/108;F24F8/22;F24F8/90;F24F1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李余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进风壳,所述进风壳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且下支撑架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壳,且转壳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均匀分布的与进风壳侧面内壁相适配的四个上扇叶。本发明能使得毛刷将滤网上的灰尘刷下,防止滤网上积灰而影响过滤效果,当电梯向下行驶时,上电机则通过转盘、转壳传动带动上扇叶转动,进而对电梯进行进风,能使得滤网上扫下的灰尘排出,防止灰尘堆积,能使得环形紫外灯的灯光照射到电梯轿厢中对电梯轿厢杀菌,提高了净化装置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的使用十分普遍,不管是小区,写字楼还是商场上都大量使用电梯,然而,由于电梯的轿厢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相对狭窄、井道封闭以及人流量较大等因素造成了电梯轿厢内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从而影响到乘坐者的舒适度,甚至影响到乘坐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现有的电梯通常会在顶部设置换风扇以对电梯内部的空气进行换风,进而保持电梯内部空气的清洁,然而由于电梯井的空气通常较为污浊,因此在进风时需要使得空气净化装置对进入电梯内的空气进行净化,现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电梯井空气中会含有较多灰尘,在空气净化时通常需要使用滤网进行过滤,然而滤网长时间使用后则容易因灰尘较多而堵塞。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进风壳,所述进风壳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架,且下支撑架的侧面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壳,且转壳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环形均匀分布的与进风壳侧面内壁相适配的四个上扇叶,所述进风壳的底部外壁设置有集风段,且集风段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导风壳,导风壳的内径小于进风壳的内径,所述转杆的底端延伸至导风壳的内部,且转杆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导风壳内径相适配的下扇叶,所述进风壳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圆锥形的滤网,且转杆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滤网侧面外壁相对应的刷架,刷架靠近滤网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毛刷,进风壳位于滤网侧面的侧面外壁开有环形均匀分布的出风槽,所述导风壳位于下扇叶下方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上下分布的过滤层、氧化钛层和透光导流罩,且过滤层、氧化钛层和透光导流罩均为圆锥形结构,导风壳位于氧化钛层和透光导流罩之间的侧面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排风槽。
优选地,所述进风壳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集风壳,且集风壳为朝上的漏斗形结构,集风壳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优选地,所述导风壳位于排风槽一侧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散风壳,且散风壳的底部外壁开有均匀分布的散风孔。
优选地,所述集风段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且散风壳的侧面外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导风壳位于透光导流罩上方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紫外灯,且导风壳位于环形紫外灯下方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盘。
优选地,所述固定盘的底部外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盘,且转动盘的顶部外壁和固定盘的顶部外壁开有相互错位分布的下透光槽和上透光槽,固定盘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转动盘形成传动的下电机。
优选地,所述散风壳位于排风槽一侧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进风壳的侧面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架,且上支撑架的侧面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上支撑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与转轴形成传动配合的上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昶檀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昶檀净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79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