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578035.9 申请日: 2020-06-23
公开(公告)号: CN111487262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4
发明(设计)人: 陈志强;张金宇;唐华平;赵崑;金鑫;李东茂;张彤;李科;靳增雪;王凯;张国强;朱卫涛;林伟智;丁辉;韩喜林;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23/04 分类号: G01N23/04;G01V5/00;G01T1/167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汪洋
地址: 10008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进行 辐射 成像 放射性 物质 监测 融合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融合系统和方法。该融合系统包括:辐射成像子系统,该辐射成像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对行李或包裹物品进行辐射成像;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该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被配置成以脉冲模式运行以监测所述行李或包裹物品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和同步控制子系统,该同步控制子系统与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二者通信,并被配置成控制辐射成像子系统和放射性物质监测子系统交替地运行。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行李或包裹物品安全检查领域,尤其涉及能够集成辐射成像和放射性物质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海关、边境、核电站等场所的出入口检测,打击放射性物质的非法转移、运输,防范放射性物质扩散风险。现有的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主要通过探测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伽马射线或中子射线,来鉴别是否含有放射性物质。

X射线成像技术在安全检查、医疗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在海关口岸、民航物流、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能够通过可视化图像高效率地检测出物品中隐藏的危险爆炸物、易燃易腐蚀物品或其他各类危险违禁品。

放射性物质监测技术与X射线成像技术在应用场景有较多的重合部分。在海关、边境等出入口检测处,由于检测的需要,同时存在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和X射线成像设备的情况不在少数。然而受限于两种技术的探测原理的干扰,X射线成像中发出的X射线会干扰放射性物质监测,二者无法同时进行。

在行李或包裹安检成像领域,常使用基于热阴极的低能X射线源。该种X射线源通过将灯丝加热放出电子,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轰击阳极靶产生X射线。这种传统X射线源从灯丝加热到放出电子产生X射线,需要有一段加热时间,通常为数百毫秒,使得X射线的产生不是立即的,若出现中断通常需要数百毫秒到数秒时间的才能再次工作。基于这种X射线产生需要有一定延时的特性,X射线源通常连续工作。常用的低能X射线成像设备需要持续产生X射线,不可避免的对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产生射线干扰,让放射性监测设备无法有效区分放射性信息是来自被检测物体还是来自X射线成像装置。

传统上,通常将放射性物质监测设备与X射线成像设备分别放置,或添加屏蔽后相邻放置,或在加速器光源成像技术中做有限的融合。将两种设备分开放置,需要增加额外的过渡空间,会增加物品检测的次数和时间,降低物品检测效率。将两种设备添加屏蔽后相邻放置,虽然解决了该问题,但是额外的屏蔽结构带来了额外的空间需求,增加了部分成本,对放射性物质监测部件的排布灵活性有较大的限制,同时被测物体的放射性信息和被测物体的X射线图像信息没有做有机的整合,这样对物品的检测效率提升有限。

一些常规方式将加速器光源成像技术与放射性物质监测进行一定的融合,用于实现辐射成像检查和放射性物质监测。但是,这种方式受限于加速器光源应用范围,无法在普通行李安检等应用中使用。加速器X射线源通常产生的X射线能量较高,常在兆电子伏特量级,多应用于大件货物及车辆成像领域,常见于海关、边境等大件货车辆流通关口。由于其X射线能量高,穿透力强,正常工作时安全防护要求高,设备的体积较大,整体占地面积大。在行李或包裹成像检查领域,考虑到检查对象为行李、包裹,对X射线能量要求在千电子伏特量级。同时考虑到使用场景为海关、机场、地铁、大型活动及其他敏感场所的行李或包裹物品安全检查,对整体设备的安全防护要求高,需要设备占地面积小,方便部署。即在行李、包裹成像检查领域不适合使用加速器光源进行辐射成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公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0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