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8502.8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亚平;冷优军;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玉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网关 无线 模块 测试 系统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该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固件和陪测设备,测试固件设置在网关中,通过串口与多个待测无线模块连接,测试固件向待测无线模块发送串口检测命令;待测无线模块和陪测设备根据串口检测命令通过数据交互完成无线模块性能测试,得到测试结果。本发明公开的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通过测试固件和陪测设备的设置,可以快速完成网关待测无线模块的测试,无需专业仪器和复杂的人为操作,节约成本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网关在物联网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的纽带。作为网关设备,物联网网关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
目前在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智能家居领域,出现了很多具有无线协议的终端设备,这些终端设备采用了WIFI、Zigbee、BLe等无线协议。对于不同的无线协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着各自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网关可以选择不同的无线协议与终端设备进行通讯。然而由于不同无线协议的性能不一致,各自的校验标准不同,测试仪器也会不同;随着智能网关中对接的协议越多,网关中的无线模块也会越多,在智能网关生产中,无线模块的校验也会越来越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不同的无线协议需要采用不同的仪器进行测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测试固件和陪测设备,所述测试固件设置在网关中,通过串口与多个待测无线模块连接,所述测试固件向待测无线模块发送串口检测命令;所述待测无线模块和所述陪测设备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通过数据交互完成无线模块性能测试,得到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该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系统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测试固件,用于向所述测试固件发送测试指令,所述测试固件根据所述测试指令向所述待测无线模块发送串口检测命令。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固件接收所述测试结果,将所述测试结果发送至所述微处理器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包括:通过串口向待测无线模块发送串口检测命令;接收所述待测无线模块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以及对应的无线协议与陪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在接收所述待测无线模块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以及对应的无线协议与陪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结果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待测无线模块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反馈的软件信息;根据所述软件信息判断所述待测无线模块是否为测试模块;确定所述待测无线模块为测试模块时,向所述待测无线模块发送测试命令。
进一步地,接收所述待测无线模块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以及对应的无线协议与陪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测试结果,包括:根据所述串口检测命令将所述待测无线模块通过对应的无线协议与陪测设备进行入网和退网测试;接收所述待测无线模块和所述陪测设备根据入网和退网测试中的测试参数计算得到的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该应用于网关的无线模块测试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待测无线模块生成的测试结果;将所述测试结果发送至微处理器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