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厂适应性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8746.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马红和;朱旭东;周璐;马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D19/10;F01D15/10;F01D17/1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厂 适应性 供热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热电厂适应性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锅炉(1)、主蒸汽调节阀(2)、高压减温减压器(3)、高压缸(4)、中压缸(5)、低压缸(6)、抽汽调节阀(7)、发电机(8)、第一截止阀(9)、第二截止阀(10)、供热系统(11)、再热蒸汽调节阀(12)、低压减温减压器(13)、凝汽系统(14)、凝结水泵(15)、低压回热系统(16)、给水泵(17)和高压回热系统(18),锅炉(1)过热器出口通过主蒸汽调节阀(2)与高压缸(4)入口连接,高压缸(4)出口与锅炉(1)再热器入口连通,锅炉(1)过热器出口与锅炉(1)再热器入口通过高压减温减压器(3)连接,锅炉再热器(3)出口通过再热蒸汽调节阀(12)与中压缸(5)入口相连,同时通过低压减温减压器(13)与供热系统(11)连通;中压缸(5)出口与低压缸(6)入口连接,并通过抽汽调节阀(7)与供热系统(11)连接;低压缸(6)出口通过第一截止阀(9)与凝汽系统(14)入口连接,并通过第二截止阀(10)与供热系统(11)相连;凝汽系统(14)出口与凝结水泵(17)入口连接,凝结水泵(17)出口与低压回热系统(16)入口连接,低压回热系统(16)出口与给水泵(17)入口相连,给水泵(17)出口与高压回热系统(18)入口相连,高压回热系统(18)出口与锅炉(1)入口相连;
热电厂适应性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根据供热系统中循环水流量、供/回水温度压力参数,计算供热负荷需求;
S200~计算当前燃料输入量条件下,高背压供热、抽汽高背压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和高低旁路供热四种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
所述的高背压供热模式中,主蒸汽调节阀(2)和再热蒸汽调节阀(12)开启,高压减温减压器(3)和低压减温减压器(13)关闭,低压缸(6)排汽压力为28~34kPa,第一截止阀(9)关闭,第二截止阀(10)打开,抽汽调节阀(7)关闭;所述的高背压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为当前燃料输入量下,低压缸排汽压力为34kPa时,向供热系统提供的供热量;
所述的抽汽高背压供热模式中,主蒸汽调节阀(2)和再热蒸汽调节阀(12)开启,高压减温减压器(3)和低压减温减压器(13)关闭,低压缸(6)排汽压力为30kPa,第一截止阀(9)关闭,第二截止阀(10)打开,抽汽调节阀(7)开度在0~F1之间调节,F1为满足低压缸(6)最小流量,即排汽压力30kPa时的抽汽调节阀(7)开度;所述的抽汽高背压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为当前燃料输入量下,低压缸排汽压力为30kPa,抽汽调节阀开度为F1时,向供热系统提供的供热量;
所述的低压缸空载供热模式中,主蒸汽调节阀(2)和再热蒸汽调节阀(12)开启,高压减温减压器(3)和低压减温减压器(13)关闭,低压缸(6)排汽压力为3~6kPa,第一截止阀(9)关闭,第二截止阀(10)打开,抽汽调节阀(7)开度在F2~F3之间调节,F2为满足低压缸(6)最小流量,即排汽压力6kPa时的抽汽调节阀(7)开度,F3为满足低压缸(6)最小流量,即排汽压力3kPa时的抽汽调节阀(7)开度;所述的低压缸(6)空载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为当前燃料输入量下,低压缸(6)排汽压力为3kPa,抽汽调节阀开度为F3时,向供热系统提供的供热量;
所述的高低旁路供热模式中,主蒸汽调节阀(2)和再热蒸汽调节阀(12)关闭,高压减温减压器(3)和低压减温减压器(13)开启,高压缸(4)、中压缸(5)和低压缸(6)停止运行,第一截止阀(9)和第二截止阀(10)关闭,抽汽调节阀(7)关闭;所述的高低旁路供热模式的供热能力为当前燃料输入量下,向供热系统提供的热量;
S300~逐一将四种供热模式的最大供热能力与供热负荷比较,保留最大供热能力大于供热负荷的供热模式;
S400~计算所保留供热模式的毛收益;
S500~选择毛收益最大的供热模式为最优供热模式;
S600~保留最优供热模式,改变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抽汽调节阀(7)开度,计算变化后的供热能力和毛收益,按照优化后供热能力大于供热负荷并且毛收益最大的原则,确定低压缸排汽压力和抽汽调节阀(7)开度的优化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适应性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前燃料输入量,要求即时开始12小时内在,其变化量在10%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7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