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8839.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金璐;闫华光;何伟;何桂雄;钟鸣;覃剑;郭炳庆;李克成;孙旻;成岭;刘铠诚;熊俊杰;唐艳梅;吴建章;张新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郊区 综合 能源 系统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获取不同配置方案在所述多层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指标参数,依次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采用AHP‑DEMATEL法和反熵权法,依次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在所述多层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综合权重;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和综合权重,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不同配置方案下的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本发明中提供的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和系统,可以很好的兼顾专家主观意见,又能体现指标数据的客观规律,使不同配置方案的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综合能源系统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郊区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日益提升的用能需求与落后的能源供给面貌之间已然存在着巨大矛盾。一方面,郊区丰沛的自然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传统粗放的能源消费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郊区能耗总量逐年攀升,能源需求多样化、高品质特征愈发显著。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实现载体,综合能源系统基于梯级利用方式实现了多元能源的协同转换、耦合互补,具有清洁高效、灵活可靠等优势。因此,统筹整合多类可再生资源构建适用于郊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对于改善郊区能源结构、实现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不同于社区、医院和园区等常见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应用场景,郊区在资源禀赋、用能特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然而,受限于IES的发展历程,现有的IES评价指标体系多以城市为背景,无法与郊区能源系统特征相匹配,且评价指标属性较为片面,因此,如何制定适用于郊区综合能源新系统评价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方法,包括:
获取不同配置方案在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下的指标参数,依次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
采用AHP-DEMATEL法和反熵权法,依次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在所述多层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综合权重;
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和综合权重,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不同配置方案下的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
优选的,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和综合权重,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不同配置方案下的郊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和综合权重,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加权标准矩阵;
基于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加权标准矩阵和预先构建的正理想解,计算不同配置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
计算所述不同配置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基于不同配置方案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对郊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评价。
优选的,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和综合权重,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加权标准矩阵,包括:
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指标值,构造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原始指标矩阵;
对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原始指标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标准指标矩阵;
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综合权重,构造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综合权重矩阵;
基于所述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标准指标矩阵和综合权重矩阵,计算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加权标准矩阵。
优选的,不同配置方案对应的原始指标矩阵的元素c1i等于不同配置方案下各评价指标的指标值b1i,其中i=1,2,…,n,n为评价指标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核素分装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自动化模拟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