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8930.0 | 申请日: | 201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8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翠;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4/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策略 控制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了以第一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一数据网络DN连接;当控制面网元接收到UE的切换通知消息,确定由第二转发面网元为UE服务时,或当控制面网元为UE建立以第二转发面网元为锚点的第二DN连接时,控制面网元更新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使更新后的第一DN连接的转发路径经过第二转发面网元,由第二转发面网元对第一DN连接的报文进行策略控制。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需要跨PDN连接控制的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策略控制方法、网元、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在非漫游场景下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它的无线接入网是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有关的功能。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关键逻辑网元包括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P-GW)、归属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Server,HSS)。
MME主要完成信令面功能的处理,如用户的鉴权、切换、空闲状态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用户上下文以及承载管理等。HSS存储用户签约信息。S-GW既是一个用户面功能实体,完成分组数据的路由和转发,并作为3GPP系统内的一个数据锚点,终止E-UTRAN的接口,同时在一定地理区域下也是E-UTRAN切换场景下本地移动性管理的锚点。P-GW是连接外部数据网的网关,是3GPP接入网络和非3GPP接入网络之间的用户面锚点。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以通过连接到P-GW创建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来访问外部PDN。这些PDN可以是Internet、虚拟私有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 Service,IMS)网络,或者由运营商提供的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网络等。
在实际的网络部署中,逻辑网元S-GW和P-GW可以分离也可以合一。除个别情况(如漫游)外,逻辑网元S-GW和P-GW都是合一部署的。
在EPC架构下,由于用户设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是由P-GW对外提供路由功能。因此当UE发生移动后,UE业务流的IP地址及上下行路径需要锚定在P-GW处,以保证IP的连续性。如图2所示。
这样就造成移动后UE的业务流的上行链路(Uplink,UL)及下行链路(Downlink,DL)路径较长,时延较长,导致用户体验质量不高。
现有的EPS系统支持多PDN接入,即UE可以通过多个P-GW或者一个P-GW同时接入到多个PDN,并且EPS支持UE可以通过多个P-GW同时接入同一个PDN。
图2a为UE发生移动后,多PDN连接的示意图。图中,转发面网元可以是EPC网络中的PGW或其它IP锚点。PDN连接1和PDN连接2为UE移动后的PDN连接,即UE移动之后,通过PDN连接1访问PDN网络,或者通过PDN连接2访问PDN网络。PDN连接3为新建的PDN连接。UE通过新建的PDN连接3来实现新业务的上下行路径的优化。
在转发面网元分布式部署的场景中,分布式移动性管理(Distributed mobilitymanagement,DMM)提出可以就近建立多个IP连接,也就是说建立多个PDN连接,从而就近选择不同的转发面网元,连接到同一个PDN网络中,实现路由路径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89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导管
- 下一篇:车载用无刷马达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