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9025.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超;翟全胜;苗春卉;张洋;刘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C33/2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端 收口 复合材料 零件 成型 方法 | ||
1.一种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方法包括:
步骤S110,在辅助模具的型腔内壁上贴附塑料片材,然后在塑料片材的表面放置脱模布,用于制造管状可熔性模具,其中,所述辅助模具的型腔为两端收口的管形结构,并且辅助模具的型腔外型面与待成形的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内型面相同;
步骤S120,使用管状真空袋从所述辅助模具的中间空腔穿过,并密封在所述辅助模具的外侧,将完成的整体组件放在烘箱加热到所述塑料片材的熔点,使所述塑料片材熔化后粘合到一起,整体组件冷却后,去除所述管状真空袋和脱模布,并打开辅助模具,取出制造好的两端收口的管状可熔性模具;
步骤S130,在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两端的收口上分别放置前密封盖和后密封盖,并用卡箍将管状可熔性模具和密封盖卡紧密封,前密封盖上接有通气口和阀门,通过前密封盖的阀门向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内部充入高压气体,关闭阀门;
步骤S140,在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外表面按照预定的铺层铺贴预浸料,形成管形复合材料零件坯体,铺贴完成后打开阀门排出内部的高压气体,并去除前密封盖、后密封盖和卡箍;
步骤S150,在所述管形复合材料零件坯体表面放置脱模布和真空袋,并使用管状真空袋从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的中间空腔穿过,管状真空带内放置真空嘴,将所述管形复合材料零件坯体表面的真空袋和穿过的管状真空袋用密封胶条粘接,抽真空后放入热压罐按预浸料工艺固化;
步骤S160,去除管形复合材料零件坯体表面的真空袋、脱模布和中间空腔的管状真空袋,将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连同外表面的管形复合材料零件放入烘箱,升温到塑料片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管状可熔性模具变软,从所述管形复合材料零件中将变软的管状可熔性模具拉出,最终得到两端收口的管形复合材料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0中,所述塑料片的材料为热塑性材料,所述塑料片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步骤S140中所述预浸料的固化温度,并且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所述预浸料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片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0中,制造好的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的壁厚不大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0中,向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内部充入高压气体后,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外表面型面在法向方向的变形低于0.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0中,所述辅助模具包括具有对称结构的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端合模处均对称设有至少两对定位锁紧螺纹孔,在步骤S120之前,需要通过锁紧螺栓穿入所述定位锁紧螺纹孔后锁紧,使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成为完整的辅助模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端收口管形复合材料零件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0中,在所述整体组件冷却后,去除所述管状真空袋和脱模布,并通过拆除所述锁紧螺栓将辅助模具打开,取出制造好的所述管状可熔性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0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沟智能散热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发电过电压动态记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