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抑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9039.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光;黎光华;张强;张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F27/33 | 分类号: | H01F27/33;H01F27/02;H01F27/06;H01F27/08;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骆英静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配电 变压器 噪声 抑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抑制装置,包括:抑噪罩体和减震基座;减震基座,用于承载配电变压器和抑噪罩体;抑噪罩体,提供有用于收容配电变压器的收容空间,及连通收容空间和外界空间的入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入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消音盘,出气通道内设有排气扇和消音盘。本发明通过在入气通道及出气通道内分别设置有吸音盘及排气扇,不但可有效的及时散热以控制变压器处于一个温度较低的环境,使得配电变压器中的铁芯不会因为温度过高震动频率加大,从而减低噪音,而且还能在排气过程中使得气体经过消音盘后静音排出,进一步减小噪音。此外,本发明还利用减震基座进行缓震减震,可进一步提升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有效保障生活日常用电,变压器成为了必不可缺的设备,变压器具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作用;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电力变压器和特殊变压器(电炉变、整流变、工频试验变压器、调压器、矿用变、音频变压器、中频变压器、高频变压器、冲击变压器、仪用变压器、电子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等)。
生活中与外界居住环境较为重要的就是配电变压器,配电变压器指配电系统中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变换交流电压和电流而传输交流电能的一种静止电器。通常,配电变压器安装在电杆上或配电所中,一般能将电压从6~10千伏降至400伏左右输入用户,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提供了必要性保障。
配电变压器作为变电器中的一种,往往因其作用特性所以安装位置一般都是距离生活居住地较为接近的地方,但是变压器在运行时会有较大的噪音,形成噪音污染,严重影响生活居住环境,因此亟待提供一种有效的噪音抑制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抑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变压器所存在的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噪音而严重影响生活居住环境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噪声抑制装置,包括:抑噪罩体和减震基座;
所述减震基座,用于承载配电变压器和所述抑噪罩体;
所述抑噪罩体,提供有用于收容所述配电变压器的收容空间,以及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和外界空间的入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入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消音盘,所述出气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排气扇和至少一个消音盘。
可选的,所述抑噪罩体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内形成有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箱体罩设于所述第二箱体外,且与所述第二箱体3之间形成有空隙。
可选的,所述空隙包括位于所述配电变压器1的相对两侧的第一间隔空间和第二间隔空间;
所述入气通道为圆柱形通道,穿设所述第一间隔空间;
所述第二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第二间隔空间的出气口,所述第一箱体的顶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间隔空间和外界空间的排气口,所述出气口、所述第二间隔空间以及所述排气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出气通道。
可选的,所述减震基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减震层、第二减震层、第三减震层和第四减震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减震层与所述第三减震层,均为由弹性颗粒材料制成的密度高于指定值的填充层;所述第二减震层由烯烃类弹性体发泡材料填充制成;所述第四减震层为弹簧层。
可选的,所述弹簧层为若干个两两相接的弹簧杆呈三角边连环支撑而成。
可选的,所述消音盘包括不锈钢材质的外钢圈,所述外钢圈内嵌入有多个吸音圈。
可选的,所述排气扇的表面套设有消音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