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种灸疗方式的灸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9345.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正;刘向阳;沙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B08B15/04;B01D46/2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63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种 方式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种灸疗方式的灸疗装置,包括底座、灸疗仓,底座上固定升降立柱,升降立柱固定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固定悬臂,悬臂上固定的电机二驱动摇臂摆动,摇臂上的灸疗仓升降机构实现灸疗仓升降,灸疗仓的外壳内设置有内腔体,内腔体固定净化舱,净化舱与内腔体连通,净化舱内固定烟气滤网,内腔体内设置有环形加热丝,净化舱下端固定导向柱,导向柱下端固定有加热棒,外壳下方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底舱盖,底舱盖中心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圆弧状的下滤网,实现往复灸、雀啄灸及回旋灸,或者两种任意组合和三种方式同时进行的装置,并能够将艾条燃烧的烟雾进行空气净化,提高了灸疗效果和灸疗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种灸疗方式的灸疗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承下来的中医疗法,其特点是不用服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其应用广泛,通过艾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特性,运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疗效果较好的方法通常是往复灸、雀啄灸及回旋灸,而目前的艾灸器具一般采用固定式艾条燃烧进行艾灸,或手动推送;或者是躺在床上,将床体对应患者的脊柱和腿部部分挖空,点燃艾柱进行艾灸,艾条燃烧不充分,有时甚至灼伤患者;操作麻烦,浪费人力、污染环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实现自动艾灸功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和提高疗效,提供一种多种灸疗方式的灸疗装置,可以实现往复灸、雀啄灸及回旋灸,或者任意两种组合,或者三种方式按不同先后顺序组合的灸疗装置,而且能够将艾条燃烧的烟雾进行二次加热以及进行空气净化,降低艾条产生烟气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患者提供一种往复灸、雀啄灸及回旋灸任意灸疗方式组合的、同时将艾条烟气进行净化排放的灸疗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种灸疗方式的灸疗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立柱2、支撑架3、左右移动机构、灸疗仓升降机构、摇臂8、灸疗仓14,底座1上固定升降立柱2,升降立柱2固定支撑架3,支撑架3上设置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固定悬臂6一端,悬臂6的另一端固定电机二7,电机二7的输出轴固定摇臂8的一端,摇臂8另一端固定灸疗仓升降机构,灸疗仓升降机构上固定;
所述的灸疗仓14包括外壳1401、内腔体1402、净化舱1404、环形加热丝1408、加热棒1411,所述的灸疗仓升降机构固定外壳1401,外壳1401内设置有内腔体1402,内腔体1402上端固定净化舱1404,净化舱1404上设置的透气圆孔与内腔体1402连通,净化舱1404内固定烟气滤网1405,外壳1401上设置有排风机1406,内腔体1402内设置有环形加热丝1408,净化舱1404下端固定导向柱1409上端,导向柱1409用于固定艾条1410,导向柱1409下端固定有加热棒1411,加热棒1411用于点燃艾条1410,内腔体1402下端沿着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弹性簧片1412,内腔体1402固定弹性簧片1412的外侧端,弹性簧片1412的内侧端用于支撑艾条1410,所述外壳1401下方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底舱盖1403,底舱盖1403中心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半圆弧状的下滤网1414。
所述的左右移动机构的结构为:所述的支撑架3上固定水平导轨19和直齿条15,所述的水平导轨19和直齿条15沿着左右方向平行设置,在水平导轨19上滑动安装有滑块20,滑块20上端固定移动座5,移动座5上固定有电机一4,电机一4输出轴固定齿轮18,齿轮18与支撑架3上固定的直齿条15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3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