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9407.X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吉;靳庆麦;张蕴;郑辉;张清奎;季哲;房会伟;杜建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G7/04;F23G5/46;F23J15/02;F23J15/06;F22B1/18;B01D53/56;B01D53/75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阮梅 |
地址: | 251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乙二醇 工艺 废气 资源 实现 排放 综合 处理 系统 | ||
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MN工段废气、甲醇精馏废气、PSA废气、MF轻馏分废气、MF废液、伴烧燃气分别经喷枪进行雾化送入焚烧设备,焚烧设备的烟气先经过SNCR脱硝工段进行脱硝,再依次经过余热回收系统、SCR脱硝工段、空气预热器实现余热回收,最终实现超净排放。该系统采用分级燃烧技术实现高浓度废液废气超低氮燃烧,采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组合脱硝技术,实现高浓度废液废气NOx超净排放,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回收高温和中温烟气余热用于发电和用户生产,烟气副产中压蒸汽后满足SCR脱硝温度,并改进了废液喷枪和烟气除尘功能,整个系统操作安全、运行高效、能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液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制乙二醇(EG)工艺中草酸二甲酯(DMO)精馏工段甲酸甲酯(MF)分离塔塔顶会产生MF废液,该废液中主要成分为MF、亚硝酸甲酯(MN)、二甲氧基甲烷(ML)以及甲醇(ME)。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企业环保的查处力度,而化工企业迫于逐渐增大的环保压力,面临着停产的威胁。
焚烧处理是解决上述污废的首选途径,煤制EG废气液组分复杂多样,期具体参数随主工艺工况变化而波动,目前尚缺乏可靠的通盘解决方案;按其化学组成可以分列为三类:
(1)不含卤素有机废液,这类废液中的有机化合物含有C、H、O,有时含S,这类有机废液含水率低,可燃烧,产物为CO2、H2O、SO2,燃烧产生的热量可余热回收。
(2)含卤素有机废液,有机化合物包括CCl4、C2H3Cl、CH3Br等,含卤素有机废液在焚烧炉内氧化后,将产生单质卤素或卤化氢(HCl、HBr等),其H2O溶液为强酸,对金属腐蚀性较强。
(3)含高盐有机废液,含有高浓度无机盐或有机盐,这种废液燃烧后会产生熔化盐,易附着结焦,甚至阻塞雾化喷枪等部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煤制乙二醇(EG)工艺中废气液的处理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通过对分级燃烧、组合脱销、余热回收各环节的科学设计,在实现超净排放的同时最大限度对热能进行回收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喷枪、焚烧设备、SNCR脱硝工段、余热回收系统、SCR脱硝工段,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和/或废液与伴烧燃气经所述喷枪进行雾化送入所述焚烧设备,所述焚烧设备的烟气先经过所述SNCR脱硝工段进行脱硝,再依次经过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进行余热回收和经过所述SCR脱硝工段进行脱硝。
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还包括空气预热器,经过所述SCR脱硝工段进行脱硝反应后的烟气通过所述空气预热器进一步回收余热。
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所述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包括MN工段废气、甲醇精馏废气、PSA废气、MF轻馏分废气,所述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液包括MF废液。
如上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煤制乙二醇工艺废气液资源化实现超净排放的综合处理系统,所述焚烧设备包括低氮燃烧器和点火长明灯,并采用分级燃烧和分级供风,降低NOx的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同智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4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