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79671.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堂;马德雪;刘学波;孙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班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5/20;C12G3/055;C12G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安神 功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中药酒制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及其制备方法,所选原料按照质量份数比为:竹叶黄酮1‑3份、酸枣仁80‑120份、枸杞80‑120份、桂圆100‑140份、红枣40‑60份、百合80‑120份、罗布麻20‑30份、木糖醇200‑300份、白酒8000‑12000份。本发明是由药食兼用原料与酒配伍制成的安神助眠的竹酒,具有宁心静气、安神助眠的作用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精选药食两用的原料,有效成分含量高,色泽度高,具有宁心定惊,安神益气,健脾养胃的作用,可预防头晕、失眠、入睡困难等症状,有效改善睡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酒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由药食兼用原料与酒配伍制成的安神助眠的竹酒,具有宁心静气、安神助眠的作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等各种因素使得人们的睡眠质量直线下降,出现大量的无法入睡、无法维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的各种失眠人群,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药食同源的原料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安全有效,具有宁心静气、安神助眠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按照质量份数比为:竹叶黄酮1-3份、酸枣仁80-120份、枸杞80-120份、桂圆100-140份、红枣40-60份、百合80-120份、罗布麻20-30份、木糖醇250-300份、白酒8000-12000份。
所述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按照质量份数比选择竹叶黄酮2份、酸枣仁100份、枸杞100份、桂圆120份、红枣50份、百合100份、罗布麻25份、木糖醇250份、白酒10000份。
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作用的竹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一、按照上述比例,将酸枣仁、枸杞、桂圆干、红枣、百合、罗布麻洗净晾干粉碎后备用;
步骤二、将步骤一所获得的原料药材加入容器中,加10升38度基酒浸泡10日,浸泡温度25~28℃,每隔2天搅拌一次;
步骤三、向步骤二所获得药酒中加入竹叶黄酮和木糖醇,浸泡2天;
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获得药酒过滤去渣,硅藻土过滤器澄清,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选的药食兼用原料与酒配伍制成的安神助眠的竹酒,其原料药性功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本发明具有宁心静气、安神、快速助眠睡眠质量提高,经过实际测试,90%左右的人睡眠质量得到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竹酒按照质量份数比为:竹叶黄酮1-3份、酸枣仁80-120份、枸杞80-120份、桂圆100-140份、红枣40-60份、百合80-120份、罗布麻20-30份、木糖醇250-300份、白酒8000-12000份。
以上所选用的原料药性功效互补,规避了药物之间配伍的相恶、相畏、相杀之选,使药物相须、相使作用显著,具有宁心静气、安神助眠的作用。本发明所选取的药食兼用的原料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竹叶黄酮:依据中医药方(参考《太平圣惠方》),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
酸枣仁:能起到宁心安神、补中养肝、敛汗等作用,对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酸枣仁具有安神助眠等作用,可治疗严重性失眠。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枣仁“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班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吉班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