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9784.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方;赵立军;张春山;隋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8 | 分类号: | F23C10/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欣然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与锅炉连接的若干个给煤机分为第一给煤机组和第二给煤机组;
分别对锅炉内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锅炉内与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对应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进行检测;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根据公式
计算第i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正量Zi,Ni为第i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其中,i为1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个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参与作业的各个给煤机的修正量总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单台给煤机限幅值,若是,则控制各给煤机停止同向修正给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包括: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指标偏差值且持续第一预设时间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所述第一预设时间为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给煤机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床温;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均为炉内氧含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小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当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大于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时,控制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上调所述第一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各个给煤机分别下调所述第二给煤机组的单台给煤机给煤修改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和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个数分别为多个;
当多个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一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和多个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检测点的所述第二炉内燃烧特性指标的平均值间的指标偏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指标偏差值时,根据预设的给煤机总修正量Y、所述第一给煤机组和所述第二给煤机组参与作业的给煤机数量控制各给煤机给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78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铁塔牵拉装置
- 下一篇:侧键指纹模组、终端及侧键指纹模组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