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9907.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婧;王尚君;夏雪;徐峰;朱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844 | 代理人: | 李厚铭 |
地址: | 21004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毒 形式 新型 冠状病毒 核酸 标准 物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所述标准物质以病毒为载体,包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靶标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合成靶标基因;将靶标基因分别载入病毒质粒载体;将病毒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分离、回收病毒质粒;将病毒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并进行病毒包装;将包装好的病毒颗粒提纯、重悬后,加冻干保护剂分装,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封装。本发明具有病毒拟似结构和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标准品实现RNA的绝对定量,并且可以参与从病毒核酸提取到PCR结果读取的全部检测步骤,控制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核酸(DNA或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任何物种都有独一无二的核酸序列,所以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特征序列进行核酸检测,就可以知道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荧光定量PCR技术是目前进行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主要技术。检测步骤主要包含从病毒中提取基因片段,RNA逆转录为DNA,DNA扩增放大和核酸含量读取。
荧光定量PCR技术的直接测量结果是Ct值,即随着检测目标基因的循环复制,每个反应管内的荧光信号累积到达设定的域值时所经历的PCR反应循环数。每个核酸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存在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想要将Ct值转换成被测核酸样品的拷贝数,就需要与被测核酸片段一样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中被测核酸片段的含量是已知的、准确的。利用已知起始拷贝数的标准物质作出标准曲线,其中横坐标代表起始拷贝数的对数,纵坐标代Ct值。因此,只要通过PCR检测获得被测核酸样品的Ct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该样品的起始拷贝数。所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是用PCR技术测量新冠病毒核酸拷贝数的必要工具,也是核酸检测试剂盒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准确定值所必需的。此外,该标准物质也可以作为阳性参考品与被测样品进行平行操作,以控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目前,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标准物质仅有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高低两种浓度水平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编号:GBW(E)091089和GBW(E)091090),和上海市计量院发布的2种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编号:GBW(E)091111和GBW(E)091112)。上述标准物质均为RNA形式。现有的核酸标准物质均为核酸形式。用核酸形式的标准物质进行RT-PCR检测的步骤是反转录(RT)、核酸扩增(PCR)以及Ct结果读取。可以看出,相较于病毒的核酸PCR检测来说,由于裸露的核酸没有病毒结构,其检测过程缺少了从病毒种提取核酸这一步骤,导致核酸形式的标准物质无法参与病毒检测的每一步骤,从而无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全过程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及其制备方法,该标准物质是以病毒为载体,包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靶标基因,具有病毒拟似结构和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异性核酸序列,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标准品实现RNA的绝对定量,即将荧光定量PCR测量结果Ct值转换为拷贝数,并且可以参与从病毒核酸提取到PCR结果读取的全部检测步骤,控制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所述标准物质以病毒为载体,包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靶标基因。
优选地,所述靶标基因为ORF1ab、N基因和E基因。
优选地,所述病毒载体还包裹内参基因hRNaseP基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病毒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包括:
合成靶标基因;
将靶标基因分别载入病毒质粒载体;
将病毒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进行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未经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