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细胞分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79955.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萌;江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C12M1/34;C12M1/00;C12N5/07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芙蓉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流控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细胞 分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细胞分选方法。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内部雕刻管道;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底面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电极以及在所述主管道的一侧设置光电传感器,得到微流控芯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制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大规模生产,制备方法可控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细胞分选方法。
背景技术
液滴微流控技术,因其具有流体操作简便、高单分散性、小型化、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通量等优点,在21世纪以来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对于微流控液滴技术的应用主要用于对液滴的操控,比如实现液滴的分裂、融合、混合、分选,融合等功能。其中液滴的分选在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和医学等研究领域。
目前来讲,针对单细胞的差异性分析实验中,进行单细胞操控是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对于液滴的分选技术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电场操控离散液滴进行分裂,具体是使用电场操控液滴进入设计的管道结构,再利用机械方法将液滴一分为多,但生成的微液滴大小不均匀,并且无法保证其内容物均匀分布至各个液滴中,会为后续的收集与处理带来不便。可见,现有液滴微流控技术中单细胞筛选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细胞分选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液滴微流控技术中单细胞筛选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一种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
提供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
利用激光直写技术在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内部雕刻管道;
其中,所述管道包括:液滴生成管道、筛选分离管道;所述液滴生成管道包括:互相垂直设置的水相管道、第一油相管道、第二油相管道、液滴输送管道,且所述水相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油相管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相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液滴输送管道的进口均连接;所述筛选分离管道包括主管道、多个分管道,所述主管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多个分管道的进口连接;所述液滴输送管道与所述主管道连通;
在所述筛选分离管道下方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底面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多个电极以及在主管道的一侧设置光电传感器,得到微流控芯片。
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提供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包括:
将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放入模具中,通过加热使聚二甲基硅氧烷预聚物凝固成型,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
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基板的厚度为5-10mm。
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激光直写技术的参数包括:持续时间为50-200fs,波长为600-1000nm,频率为900-1200Hz。
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各个所述电极之间的间距为0.5-10mm。
所述的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光电倍增管传感器。
一种微流控芯片,其中,采用如上所述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一种基于如上所述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分选方法,其中,包括:
将水相、第一油相、第二油相分别通入所述水相管道、第一油相管道、第二油相管道,并在所述水相管道、第一油相管道、第二油相管道的连接处产生液滴,所述液滴进入所述液滴输送管道中;
所述液滴由所述液滴输送管道进入所述主管道中,所述光电传感器收集所述液滴的内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技术大学,未经深圳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79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