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保暖口罩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096.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28;A41D31/10;A41D31/30;A41D31/02;A41D31/06;B29C65/74;B29C65/08;A61L2/10 |
代理公司: | 福州顺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2 | 代理人: | 黄勇亮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保暖 口罩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保暖口罩及其生产工艺,其中,一种抗菌保暖口罩,包括左片和与右片,左片与右片之间设置有扣合于鼻梁上的连接片,左片与右边通过连接片转动连接,连接片的内侧设置有与鼻梁贴合的弯折部。左片和右片通过连接片进行连接,连接片上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与鼻梁贴合,从而实现了戴上抗菌保暖口罩后,抗菌保暖口罩与脸部相对密封。左片与右片分体式设置,能够通过调节连接片自身的形状及角度,实现口罩整体与脸部的贴合,从而避免由于口罩厚度较大引起的口罩与脸部贴合性较差的问题,保证了口罩的防尘抗菌效果和保暖效果。抗菌保暖口罩采用一次成型工艺,生产效率高,外观好看,结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保暖口罩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将口罩在脸上固定,口罩的上沿通常都会粘贴一条鼻梁条,通过鼻梁条的变形带动口罩变形使口罩与鼻翼贴合,防止口罩下坠。
而这种方式仅适用于口罩厚度较薄的情况,而保暖口罩,为了保证其保暖性,通常厚度较大,利用鼻梁条带动口罩变形时,由于口罩较厚,难以使口罩与鼻翼完全贴合,因而导致了冷空气容易直接从口罩与鼻翼的缝隙内进入到口罩内,不仅影响了口罩的防尘效果,也影响了口罩的保暖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保暖口罩。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菌保暖口罩,包括左片和与所述左片连接的右片,所述左片与所述右片之间设置有扣合于鼻梁上的连接片,所述左片与所述右片通过所述连接片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内侧设置有与鼻梁贴合的弯折部,所述左片与所述右片上均设置有挂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片和右片通过连接片进行连接,连接片上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与鼻梁贴合,从而实现了戴上抗菌保暖口罩后,抗菌保暖口罩与脸部相对密封。左片与右片分体式设置,能够通过调节连接片自身的形状及角度,实现口罩整体与脸部的贴合,从而避免由于口罩厚度较大引起的口罩与脸部贴合性较差的问题。保证了口罩的防尘抗菌效果和保暖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包括上部的固定部与下部的呼吸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层、设置于所述固定层内侧的变形层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层与所述变形层之间的弹性层,所述固定层的弹性模量大于所述变形层的弹性模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层与变形层之间设置弹性层,通过挤压变形层与固定层对弹性层进行挤压后,弹性层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后由于固定层的弹性模量大于变形层的弹性模量,在弹性层的作用下,变形层被弹性层挤压,从而向远离固定层的方向移动。当人员佩戴口罩时,手部挤压连接片使连接片尽量与鼻梁及鼻翼贴合,此时,弹性层发生弹性形变,在松手后,弹性层恢复,从而使变形层具有向靠近鼻梁及鼻翼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抗菌保暖口罩与人体脸部的贴合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层远离所述变形层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固定层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条嵌设的支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条的设置,增强了固定层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了固定层的抗变形能力,因而,弹性层在挤压固定层与变形层时,变形层发生的形变量远大于固定层发生的形变量,提升了连接片与人体脸部的贴合效果。同时,通过支撑条与支撑槽的配合,对固定层外设置的保护层进行限位,提高了保护层与固定层连接的紧密程度。
作为优选,所述变形层的内侧设置有亲肤层,所述亲肤层上部边缘及下部边缘远离所述变形层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禾伦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线装置
- 下一篇:基于纹理相似度的CU划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