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片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0279.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博;彭冲;李俊义;徐延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139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片及电池,所述负极片包括集流体,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由靠近所述集流体向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依次涂布有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一石墨的析锂窗口大于或等于1.5C;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石墨;所述第二石墨的极限压实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石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保证在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提升电池的快充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片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地位显得愈发重要,市场及客户对电池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相比于能量密度,现阶段对快充性能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
但由于目前行业内对快速充电能力的要求,是不能以牺牲能量密度为代价的,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为保证电池能量密度采用高压实石墨作为负极活性材料,而这种体系在进行1.5C或3C等高倍率充电时,往往会出现析锂的现象。可见现有技术很难保证电池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负极片、负极片的制作方法及电池,以解决电池在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电池快充性能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极片,包括集流体,
所述集流体的至少一侧由靠近所述集流体向远离所述集流体的方向依次涂布有第一活性材料层和第二活性材料层;
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一石墨,所述第一石墨的析锂窗口大于或等于 1.5C;
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二石墨;所述第二石墨的压实密度大于所述第一石墨的压实密度。
可选的,所述负极片还包括第三活性材料层,所述第三活性材料层涂布于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
所述第三活性材料层包括第三石墨,所述第三石墨的析锂窗口大于所述第一石墨的析锂窗口。
可选的,所述负极片还包括涂炭层,并位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的涂布厚度为5-50μm;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的涂布厚度为5-50μm;所述第三活性材料层的涂布厚度为5-50μm。
可选的,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与第三活性材料层的厚度比为(1~5):(1~5):(1~5)。
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墨的析锂窗口为1.5C~10C。
可选的,所述第三石墨的析锂窗口为3C~10C。
可选的,所述第二石墨的压实密度小于或等于1.83g/cm3。
可选的,所述第一石墨、第二石墨和第三石墨的粒径为5μm~30μm。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括正极片、电解液和隔膜,还包括上述的负极片。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不同性能的石墨分层涂布在集流体上,通过将具有较宽析锂窗口,同时具有较高的压实密度的第一活性材料层设置于负极片的底层,以减小浓差极化对底层的影响的同时缓解极片压实太大带来的压力;在第一活性材料层的外侧涂布第二活性材料层,第二活性材料层中包括高压实石墨,为化学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带来贡献,从而可以在保证电池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提升电池的快充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2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