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405.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1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谢仔新;沈华;黄红飞;唐国建;冯鑫晨;陈文杰;章圣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星紧固件(嘉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赖学能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垫圈 加工 自动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包括机架、输送链板、管材锁紧台、管材定位感应器、管材定位切割器、垫圈车削机构、垫圈清理机构和涂油机构。本发明能够使管材在设备上切割固定后直接自动进行车削、润滑等操作,无需人工转移加工,节约人力,操作精度高,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母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六角螺母(Hexagon nut)与螺栓、螺钉配合使用,起连接紧固机件作用。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六角螺母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六角螺母和螺栓之间的摩擦力进行自锁的。螺母防松垫圈是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防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松动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螺母防松垫圈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上进行切割、车削等操作,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半成品进行转移固定加工,需要大量人力作业,转移固定过程中容易因为固定错位影响加工精度,导致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能够使管材在设备上切割固定后直接自动进行车削、润滑等操作,无需人工转移加工,节约人力,操作精度高,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包括机架、输送链板、管材锁紧台、管材定位感应器、管材定位切割器、垫圈车削机构、垫圈清理机构和涂油机构,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输送链板,所述输送链板上部设置有管材锁紧台,所述管材锁紧台的后侧上方设置有管材定位感应器,所述管材锁紧台的前侧上方对应设置有管材定位切割器,所述管材定位切割器与管材定位感应器相连,所述管材定位切割器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垫圈车削机构,两个垫圈车削机构前后对称设置在管材锁紧台的前后两侧,所述垫圈车削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垫圈清理机构,所述垫圈清理机构的右侧设置有涂油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管材锁紧台包括下固定凹槽块、上活动凹槽块和升降锁紧柱,所述下固定凹槽块顶部设置有下限位凹槽,所述上活动凹槽块的底部对应设置上限位凹槽,所述下固定凹槽块和上活动凹槽块的左右两侧通过升降锁紧柱相连,所述升降锁紧柱与管材定位感应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下限位凹槽和上限位凹槽的内侧均匀设置有防滑纹面,所述下限位凹槽和上限位凹槽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下限位凹槽为水平设置的120°弧度的圆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管材定位切割器的前侧设置有自动送管器,所述自动送管器沿水平方向输送管材,所述自动送管器与管材定位感应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链板上均匀并排设置有多个管材锁紧台,所述管材锁紧台可拆卸设置在输送链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垫圈车削机构和垫圈涂油机构对应管材锁紧台的位置均设置有定位器。
作为优选,所述垫圈清理机构包括吸风罩、吸尘器和分散抽气口,所述吸风罩罩设在管材锁紧台的上方,所述吸风罩的内侧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与吸尘器相连的分散抽气口。
作为优选,所述涂油机构包括储油箱、伸缩导油空杆和涂油海绵柱,所述储油箱的侧面水平设置有伸缩导油空杆,所述伸缩导油空杆的末端安装有涂油海绵柱,所述储油箱、伸缩导油空杆和涂油海绵柱依次连通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机架、输送链板、管材锁紧台、管材定位感应器、管材定位切割器、垫圈车削机构、垫圈清理机构和涂油机构结合在一起,经过试验优化,能够使管材在设备上切割固定后直接自动进行车削、润滑等操作,无需人工转移加工,节约人力,操作精度高,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螺母防松垫圈加工自动化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星紧固件(嘉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宇星紧固件(嘉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