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524.8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新;黄建安;刘仲华;罗军武;李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郭敏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红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叶采摘:采摘春季一芽二叶的初展鲜叶,去除杂质,筛检出叶片完整、无损伤的鲜叶片,清水洗净后,于阴凉通风处晾干;
(2)复式萎凋:将步骤(1)晾干后的鲜叶摊放于室内,摊放厚度为2~4cm,依次进行蓝光照射萎凋和黄光照射萎凋后,再移置冷库内进行冷冻萎凋,之后移至20℃室内自然融冻;
(3)超声揉捻:将步骤(2)萎凋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超声揉捻,揉捻压力按照轻、中、重、松的顺序交替循环进行,单次压力揉捻循环后进行超声震荡;
(4)微生物变温发酵:将步骤(3)处理后的茶叶喷淋上组合微生物发酵菌酶液,以8~15cm的厚度摊放在发酵室内,进行先高温后低温的变温发酵;
(5)热风干燥:将步骤(4)发酵后的茶叶移至热风干燥箱内,用110~120℃的热风干燥12~20min,再调低温度至80~100℃,继续热分干燥10~15min;
(6)筛分包装:将步骤(5)处理后的茶叶用抖筛、飘筛筛分,剔除杂质,按照品类分级后,用铝箔袋密封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蓝光照射萎凋的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6~28℃,风速为3~4m/s,相对湿度为75~78%,蓝光照射2~3h,每30min翻动叶片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黄光照射萎凋的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3~26℃,风速为2~3m/s,相对湿度为70~75%,黄光照射4~6h后,每30min翻动叶片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冷冻萎凋的条件为:环境温度-16~-18℃,冷冻3~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揉捻时间为30~60min,揉捻的环境温度为5~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单次压力揉捻循环的时间为5~10min,揉捻压力的时间比为1∶2∶1∶1,超声震荡的频率为20~30kHz,超声震荡时间为20~30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组合微生物发酵菌酶液由毛栓菌、酵母菌、乳酸菌、果酶、单宁酶和去离子水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微生物发酵菌酶液按照重量份计算,各组分配比为:毛栓菌2~3份、酵母菌1~3份、乳酸菌2~4份、果酶3~5份、单宁酶1~3份和去离子水90~95份,所述组合微生物发酵菌酶液PH值为5.0~5.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高温发酵的条件为:环境温度为25~28℃,湿度为80~90%,发酵时间为2~4h,每0.5h翻动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发酵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温发酵的条件为:环境温度为15~18℃,湿度为70~80%,发酵时间为2~3h,每0.5h翻动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氟茯砖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果香红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