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电主轴用预紧力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0951.6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蔡瑞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速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L5/24;G01L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主轴 用预紧力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速电主轴用预紧力检测装置,其包括机架、压紧组件以及测力组件,机架包括导向件以及第一固定台面;导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面;压紧组件具有驱动部及压紧部,驱动部活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台面,压紧部连接于驱动部;测力组件与压紧部位于第一固定台面的同侧,测力组件包括测力传感器以及承托件,测力传感器靠近压紧部的一端固定有承托件;承托件面向于压紧部。把单根弹簧放置在承托件上,使用压紧组件把弹簧压缩一定长度,该长度是弹簧安装到电主轴后的压缩量,弹簧的弹力施加到承托件,测力传感器测得弹簧的弹力,根据测得的弹力,计算出弹簧安装在电主轴的数量以及具体位置,从而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速电主轴用预紧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工作人员把代码输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代码的指令自动完成加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按工艺用途分类,数控机床可分为数控车床、数控钻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发及加工中心。其中,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加工中心是高效、高精度的数控机床,工件在一次装夹中便可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随着加工中心电主轴向高速、高效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其可靠性水平成为制约加工中心发展的主要瓶颈。
目前,提高电主轴可靠性的方法主要有选择合适的高速轴承、设计合理的润滑和冷却系统、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电主轴的动态和热态特性等。
高速电主轴的刚度一般会通过对轴承施加预紧力来提高,但当预紧力过大时,轴承会发热过大、寿命降低,易发生咬粘或剥落等损伤;当预紧力过小时,主轴转子对轴承的支撑刚度下降,从而影响电主轴的加工效果。但所有上述方法并没有考虑到预紧力的问题,电主轴的可靠性仍不够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速电主轴用预紧力检测装置,其包括机架、压紧组件以及测力组件,机架包括至少4根导向件以及第一固定台面;导向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面;压紧组件具有驱动部及压紧部,驱动部活动连接于第一固定台面,压紧部连接于驱动部;测力组件与压紧部位于第一固定台面的同侧,测力组件包括测力传感器以及承托件,测力传感器靠近压紧部的一端固定有承托件;承托件面向于压紧部。
优选的,压紧部设有第一螺纹孔,压紧部滑动连接于导向件;驱动部包括:驱动件以及第一固定件,驱动件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台面,驱动件设有第一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后连接于第一螺纹孔的一端。
优选的,压紧组件还包括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螺纹连接于第一螺纹孔的另一端。
优选的,压紧部设有滑动通孔,滑动通孔套设有滑动轴承,滑动轴承套设于导向件。
优选的,滑动轴承为无油轴承。
优选的,机架还包括第二固定台面,第二固定台面与第一固定台面分别固定于导向件的两端;测力传感器固定于第二固定台面。
优选的,测力组件还包括第三紧固件,承托件通过第三紧固件固定于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承托件与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垫片,第三紧固件穿设于垫片。
优选的,导向件为螺柱,导向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测力传感器为荷重元。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把单根弹簧放置在承托件上,使用压紧组件把弹簧压缩一定长度,该长度是弹簧安装到电主轴后的压缩量,弹簧的弹力施加到承托件,测力传感器测得弹簧的弹力,根据测得的弹力,计算出弹簧安装在电主轴的数量以及具体位置,使得弹簧对轴承施加的预紧力达到设计要求,从而提高电主轴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电主轴的加工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速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速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09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