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援电动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1431.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缑文坦;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力之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7/04 | 分类号: | B62K7/04;B62K13/00;B62K5/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400 江西省宜春市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援 电动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电动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所述电动三轮车的前端为一组前轮,所述电动三轮车的后端为两组后轮,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设有座椅,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上方的车架上还设有一拖车机构,所述拖车机构包括车斗及两组车轮,两组所述车轮经一连杆转动相连,两组所述车轮分别与所述连杆的两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车斗的前侧中部相连;所述车斗的底面抵于所述车架的顶面上,所述车斗的后端经一连接机构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转动相连;所述车斗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车斗的顶部设有一空腔。本发明提高了电动车救援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救援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成为现在最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主要采用电池作为动力来源,前轮及后轮作为支撑移动机构。而两轮电动车是最常用的电动自行车。其中,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两轮电动车经常会由于电池没电、轮胎漏气等原因出现问题,需要附近的维修人员来进行维修。维修或者充电的话,需要将电动车推到最近的维修点或者充电点,100-200米距离比较短,可能10几分钟就能够扶到维修点或者充电点,而如果超过1KM的话,则非常的不方便。如果采用救援车来救援的话,费用特别高,如果采用小卡车的话,则需要人将电动车搬到卡车的车斗上面,特别不方便,而且需要比较高的费用。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救援电动车,通过使用该结构,便于两轮电动车的救援,提高救援的便利性,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救援电动车,包括电动三轮车,所述电动三轮车的前端为一组前轮,所述电动三轮车的后端为两组后轮,所述前轮与后轮之间设有座椅,所述后轮安装于所述电动三轮车的车架上,所述后轮上方的车架上还设有一拖车机构,所述拖车机构包括车斗及两组车轮,两组所述车轮经一连杆相连,两组所述车轮分别与所述连杆的两端转动相连,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车斗的前侧中部相连,所述车轮的顶部外缘面及底部外缘面设置于所述车斗顶面上方及底面下方,且两组所述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斗及车架的左侧外部及右侧外部;
所述车斗的底面抵于所述车架的顶面上,所述车斗的后端经一连接机构与所述车架的后端转动相连;
所述车斗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车斗的顶部设有一空腔;
所述车斗经所述连接机构逆时针转动状态下,所述车斗的底面抵于所述车架的顶面上,所述车轮靠近所述座椅设置;
所述车斗经所述连接机构顺时针转动状态下,所述车斗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后端外部,所述车斗的底面朝上设置,所述车斗的顶面朝下设置,且两组所述车轮的外缘面抵于地面上,所述车斗经所述连接机构转动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空腔内可拆卸的放置有一辅助座椅,所述辅助座椅的底部设有四组支撑杆,每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一让位孔,四组所述支撑杆的底面抵于所述空腔的底面上;所述空腔底面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车斗顶面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一插销,每组所述插销设置于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杆上方的外侧,所述辅助座椅左侧及右侧的前端分别设有一限位孔,所述车斗的底面抵于所述车架上时,所述辅助座椅放置于所述空腔内,且两组所述支撑杆底部的让位孔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两侧所述插销分别插设于对应一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第一限位杆及所述插销将所述辅助座椅锁紧定位于所述车斗的空腔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前端的左侧及右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靠近所述座椅设置;所述车斗设置于所述车架后侧时,所述辅助座椅放置于所述车架上,且所述辅助座椅经两组支撑杆的让位孔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力之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力之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酯酯化蒸汽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铆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