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1785.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辉;包燕平;谈岸童;朱海峰;康建光;王敏;王达志;李阳;谢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辉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1C7/06;C21C7/00;B22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合金 细化 晶粒 生产工艺 | ||
1.一种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转炉炼钢,在钢水出钢过程中采用脱氧合金和增氮剂对钢水进行脱氧、增氮处理;
(2)精炼,在吹氩站按照3~4m/t钢喂入钛合金包芯线进行精炼,喂线结束后进行底吹氩气并进行搅拌处理;
(3)连铸,在连铸阶段采用低温快注,拉速控制为3.5~4.0m/min,过热度控制在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合金为硅铁和/或硅锰脱氧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氮剂是由碳、氮、氧、氢组成,其中氮含量46.67%,C含量20%,氧含量26.67%,其他为不可避免杂质,经过增氮剂处理后,钢水中氮含量为130±2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喂钛线处理后,钢水中钛含量增加到100±25ppm,且精炼后钢水温度控制在1550-1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钛微合金化细化晶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底吹氩气处理时的搅拌时间为3-1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辉,未经张彦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7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