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1970.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4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司翔;史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1 | 分类号: | G06F16/951;G06F16/953;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吕俊秀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获取请求,并从至少一个索引服务器中,确定与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索引服务器,接着从目标索引服务器中,确定针对数据获取请求的第一标识,以便从至少一个存储服务器中,选这与第一标识对应的目标存储服务器,并从该目标存储服务器中获取目标数据,从而通过分布式的服务器设置方式,每个服务器之间彼此独立,提高了数据处理的灵活性,有利于用户对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查询或离线处理,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数据处理场景,拓宽数据处理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和一种数据的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数据维度越来越多,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开始出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数据建模中的缺陷,以及大数据量和多服务器之上进行水平伸缩的限制,例如企业用户、数据系统和客户端产生的数据量呈指数增长,数据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无法满足现阶段大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另外,社交网络、智能推荐、知识图谱等场景大规模兴起,关系型数据的治理需求紧迫,在应对这类问题时,传统数据库的性能容易出现较多的不适性,影响数据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是提供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处理复杂关系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的问题。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的获取装置,用以保证上述方法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的获取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获取请求;
确定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索引服务器;
从所述目标索引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匹配的第一标识;
从与所述第一标识匹配的目标存储服务器中,获取针对所述数据获取请求的目标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包括目标数据标识,所述确定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对应的目标索引服务器,包括:
从预设的索引映射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匹配的第二标识,所述索引映射关系为数据标识与索引服务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预设的至少一个索引服务器中,选定与所述第二标识匹配的目标索引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目标索引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数据获取请求匹配的第一标识,包括:
从所述目标索引服务器中,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对应的目标存储映射关系;
采用所述目标存储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标识对应的第一标识。
可选地,还包括:
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原始数据,以及所述原始数据的原始数据标识;
确定用于存储所述原始数据的至少一个原始存储服务器;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原始存储服务器的存储服务器标识与所述原始数据,建立针对所述原始数据的存储映射关系;
确定用于存储所述存储映射关系的至少一个原始索引服务器;
采用所述至少一个原始索引服务器的索引服务器标识与所述原始数据标识,建立针对所述原始数据的索引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数据的获取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获取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八有限公司,未经五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1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程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数据种类的智能调度通信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