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2343.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0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牧角康平;渡口要;川原正隆;石田知仁;关谷道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47 | 分类号: | G03G5/047;G03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照相 感光 构件 处理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提供使得能够减轻感光构件的曝光后电位分布不均匀并且减轻感光构件沿轴向的寿命不均匀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其依次包括圆筒状支承体、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其中当将沿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向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央位置至图像形成区域端位置的区域等分为五个区域时,五个区域中的电荷产生层的平均膜厚度在电荷产生层的膜厚度方面满足特定的关系,并且五个区域中的电荷输送层的平均膜厚度在电荷输送层的膜厚度方面满足特定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包括该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处理盒和电子照相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相设备中使用的曝光单元主要是半导体激光器。通常,在激光扫描写入设备(laser scan writer)中,用从光源发出的激光束沿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下文中,也称为感光构件)的轴向扫描圆筒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此时使用的例如多面镜等光学系统和各种各样的电校正单元控制以使沿感光构件的轴向以均匀的光量来照射感光构件。
尽管多面镜的低成本化和改善的电校正技术促进了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并且引起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在个人用途的应用中的使用,但是期望进一步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
除非设计光学系统或者进行任意电校正,否则激光扫描写入设备扫描所使用的激光在沿感光构件的轴向的光量分布方面具有偏差(bias)。特别地,由于使用激光束的扫描使用多面镜等来进行,因此感光构件应当具有其中光量沿感光构件的轴向从中央部朝向端部减少的区域。如果通过借助光学系统和电校正的控制使这样的光量分布的偏差均匀,则会导致成本和尺寸的增加。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沿感光构件的轴向设置感光度分布以抵消光量分布中的偏差,使得沿感光构件的轴向的曝光电位分布均匀。
作为在感光构件中设置适当的感光度分布的方法,构思在单层感光构件中设置具有适当的感光度分布的感光层或者在层压型感光构件中设置具有适当的感光度分布的电荷产生层。此外,众所周知,如果重复图像的打印,则由于各种原因而刮擦感光构件的表面层,导致膜厚度减小。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4-130433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控制浸渍涂布时的速度来改变层压型感光构件中的电荷产生层的膜厚度以使在图像形成区域的两端部的感光度比其中央部的感光度高。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8-137115公开了如下技术:通过形成两端部的膜厚度均增加的感光构件的表面层来防止感光构件的耐用时间的缩短,否则与表面层的中央部相比,在两端部会刮掉更大量的表面层。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如果使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4-130433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曝光后电位分布不均匀减轻,则所述感光构件沿感光构件的轴向的寿命不均匀。
因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感光构件的曝光后电位分布不均匀减轻、同时还使感光构件的沿轴向的寿命不均匀减轻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发明内容
以上目标通过以下本公开来实现。换言之,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为依次包括圆筒状支承体、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其中当将沿圆筒状支承体的轴向从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图像形成区域中央位置至图像形成区域端位置的区域等分为五个区域时,
从图像形成区域中央位置至图像形成区域端位置,将五个区域中的电荷产生层的平均膜厚度[nm]定义为d1、d2、d3、d4和d5,并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字线放电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流量高频超细粒径雾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