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固废场地地质勘查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2850.2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1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刁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方晓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场地 地质 勘查 三维 可视化 方法 | ||
1.一种确定固废场地地质勘查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室内工作端,收集工作区前工作的成果和原始资料,设计勘测路线,并且将设计的路线进行录入到勘查系统中,发送到服务器的上面;
步骤2、通过设计的路线在工作区设置地质观察点,并且将地质观察点的基本信息、地层、岩石和构造信息录入勘查系统中,利用勘查系统的GPS模块将数据的采集时间、经纬度、高程数据自动获取;
步骤3、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地质信息采集,通过数据去噪,去除数据进行校正;
步骤4、结合GPS模块获取的信息,确定地质采集对地质电子标签编码;
步骤5、对电子标签进行识别,获取生成地质采样样品、加工、侧视的信息,依照时间轴对这些信息进行排序处理,进而获得地质样品流动信息流,从而形成地质勘测物料与信息流的融合;
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根据用于输入用户名及密码,来确定野外地质数据采集人员的信息;
步骤1.2、地质工作者在设定的地质路线进行,当遇到地质观察点时, GPS坐标与设计的地质观察点标注重合,提示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观察数据输入,地质工作进行地质观察信息采集,同时利用GPS自动进行地质观察,以及地质观察点空间坐标点信息;
步骤1.3、当需要增加地质路线中为设计的地质观察点时,这些点被特别标注;
所述步骤5中,获得地质样品流动信息流,从而形成地质勘测物料与信息流的融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5.1、通过测得原始数据进行换算,换算成重力值,然后在做高度和测点高差校正、磁场校正、潮湿校正和气压校正进而转换成模型参数,分析曲线与模型之间的关系;
所述原始数据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是换算后的测点重力值;
是格值表,把换算成重力值的换算函数;
n是读数周期误差项个数;
是周期误差振幅;
是周期误差圆频率;
是测点重力垂向梯度;
是仪器摆杆距测点高度;
是仪器的磁场系数;
是测点磁场强度;
是测区潮汐因子;
是施测时刻的固体潮;
是气空气质量及地球大气负荷变形引起的重力变化系;
是测点施测时的大气压;
是测点高程 H 处的标准大气压;
是计算点的地理纬度;
步骤5.2、确定分析曲线与模型之间的关系,在目标构造边界设计观测剖面,然后确定观测时间和观察方式;
步骤5.3、确定观测时间和观察方式,通过绝对偏差的方法进行重力数据误差分析;
步骤5.4、通过依据已知地质构造信息对潮汐重力曲线进行解释、进而确定实际与实际合程度较高的新理论数值模型;
步骤5.4、确实新理论数值模型与潮湿重力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固废场地地质勘查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利用摄像头可以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拍照、录像,同时对于地质现象所依存的环境,进行扫描的地质现象断层面的出露线、地层单位及其界线、浸入体的接触线和相带分界线,利用摄像头沿360度角度拍摄多幅环境照片,并利用软件合成地质观察点的全景式影像;
步骤3.2、地质工作者利用触摸屏绘制数字化的地质素描图,也可以利用麦克风将地质现用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
步骤3.3、利用高斯函数做伸缩和平移, 通过信号的时间,决定了分解信号的频率,基本小波中的简谐波在时间域做伸缩变换,逼近信号的时间位置,通过可逆的时频分析方法,对信号的时频局部特征,进行自动的频率调节多分辨率分析;
步骤3.4、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录音资料在后期处理中也可以利用系统的语音识别功能,直接识别生成数字化的文字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8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