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2982.5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麦康聪;谢玉红;詹烜子;刘德城;黎啟林;卢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4;C12M1/12;C12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8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26238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抗原 产量 生物反应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密闭的罐状外壳、搅拌装置、用于搅拌的渐进式螺旋管、转轴、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倒三角形壳体、导流网板、流体的循环管路、流体循环泵以及渐进式螺旋管底部的沉积箱体、液位传感器。利用该技术,可获得比现有生物反应器更大的抗原细胞培养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反应器,尤其适用于一种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属于抗原细胞培养领域。
背景技术
禽流感疫情最早出现在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发生了大量的鸡群死亡,被称为鸡瘟。1995年,科学家证实导致禽流感疫情的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当时主要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来防止病毒蔓延。
重组活载体疫苗是利用禽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基因,用致病性很弱的病毒或细菌作载体,构建能表达禽流感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病毒或细菌,使之在动物体内复制并表达,从而诱导动物机体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反应。
抗原的细胞培养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人工条件下,利用生物反应器大规模、高效率生产生物制品的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质量与生物安全易控制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领域,在抗原疫苗生产中有较广泛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抗原疫苗生产领域的先进技术,也是未来抗原疫苗生产的发展方向。
现有的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在高密度大规模细胞培养的技术需求上,存在搅拌效率低,乃至抗原细胞培养效率差的技术问题,这是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瓶颈。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能够适用于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抗原细胞培养中为获得良好的传氧传质,可有效提高搅拌效率、提高生物反应器的细胞培养效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禽流感病毒的抗原疫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提高抗原产量的生物反应器,包括:密闭的罐状外壳、搅拌装置、用于搅拌的渐进式螺旋管、转轴、储存装置、储存装置的倒三角形壳体、导流网板、流体的循环管路、流体循环泵以及渐进式螺旋管底部的沉积箱体、液位传感器。
其中,液位传感器用于实时显示生物反应器内的液位高度,便于生物反应器内抗原细胞的培养过程的实时控制。
其中,转轴转动密封地从外壳的轴心穿入,储存装置固定连接于外壳的上部,相对于外壳静止不动;转轴转动密封地从储存装置的中心穿入,在储存装置底部连接有搅拌装置;转轴的底部与搅拌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并且一同转动,转动的同时储存装置底部与搅拌装置的顶部保持转动密封。
其中,在储存装置的入口与外壳的底部之间连接有循环管路,在该循环管路上串联有液体循环泵;储存装置包括倒三角形壳体,可有效的保证内部流体顺滑向下流动;在储存装置的下部且位于渐进式螺旋管的上部,具有导流网板,导流网板焊接于存储装置,起到过滤、导流的作用。
其中,搅拌装置包括用于搅拌的渐进式螺旋管、位于渐进式螺旋管底部的沉积箱体,沉积箱体与渐进式螺旋管管道连通;围绕转轴,在渐进式螺旋管的外缘侧开设有多个小孔;小孔沿渐进式螺旋管3的圆周均匀分布,以使沿圆周流入生物反应器的流体流量更均匀;储存装置中的流体可通过循环管路进入储存装置中,然后通过导流网板流入搅拌装置的渐进式螺旋管,通过转轴带动渐进式螺旋管转动,流体进一步通过小孔进入生物反应器完成细胞的培养。
其中,渐进式螺旋管的顶部直径为a,底部直径为b;其中,a小于b,因此构成了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大的渐进式螺旋形状的搅拌装置;在高密度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中,位于下部的细胞密度会逐渐高于上部的细胞,本发明中根据生物反应器中细胞密度的变化,采用了由上至下渐进式的螺旋形状的渐进式螺旋管,结合了细胞密度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分布与搅拌装置的适时结构变化,有效的提高了搅拌装置在高密度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生物反应器中的搅拌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29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