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制品用的抗菌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3397.7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3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53/02;C08L27/12;C08L27/18;C08L27/16;C08K13/02;C08K3/22;C08K3/26;C08K5/5425;C08K5/3437;C08K5/098;C08K5/19;C08K5/35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制品 抗菌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制品用的抗菌材料,属于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塑料制品用以铜络合物、锌络合物、季铵盐、苯并噁唑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聚丙烯塑料材料的抗菌剂,能很好地克服银盐引入导致抗菌塑料机械性能下降、抗菌有效期短等问题,并且价格适宜,尤其以双(8‑羟基喹啉)铜、环烷酸的锌盐、2‑乙基己酸季铵盐、5,6‑二氯苯并噁唑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抗菌剂时,不仅抗菌率更高、抗菌有效期更长,还使所述材料的机械强度,如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制品用的抗菌材料。
背景技术
微生物是个体小、繁殖快、易于变异、在生命活动中构造最简单的一群低等生物的总称,包括病毒、类病毒、细菌、真菌和小型藻类等。它们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个角落。微生物虽然在自然界中的角色非常重要,起到垃圾清道夫的作用,但是,细菌、霉菌(腐生性真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也是对人类生活环境和工农业材料以及产品可造成危害的主要微生物。
人类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关注合成化学品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即环保问题。事实上,近年来由微生物引起的恶性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大量致病性微生物事件的发生,一次次地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细菌等致病性微生物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
抗菌一词指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包括杀菌、抑菌、消毒、防霉、防腐等作用,有泛指的含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应用抗菌剂开发出抗菌材料和抗菌制品,使产品带有“抗菌卫生”的自洁功能。如抗菌冰箱、空调、洗衣机,抗菌家居用品,抗菌水管等等,尤其是现代塑料家居用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很好地代替了木制品,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在塑料制品表面和内部滋生细菌,这既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导致塑料制品的自身性质发生改变,缩短使用寿命。如何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使日常使用接触的物品,尤其是塑料制品,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抗菌性能,成为一项现实而又迫切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用的抗菌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塑料制品用的抗菌材料,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聚丙烯树脂和抗菌剂,其中,所述抗菌剂包括铜络合物、锌络合物、季铵盐、苯并噁唑酮(苯并噁唑酮为BOA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以铜络合物、锌络合物、季铵盐、苯并噁唑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抗菌剂,能很好地克服银盐制备的抗菌塑料机械性能下降、抗菌有效期短等缺点,并且价格适宜。
优选地,所述铜络合物为双(8-羟基喹啉)铜,所述锌络合剂物为环烷酸的锌盐,所述季铵盐为2-乙基己酸季铵盐,所述苯并噁唑酮为5,6-二氯苯并噁唑酮。当以双(8-羟基喹啉)铜、环烷酸的锌盐、2-乙基己酸季铵盐、5,6-二氯苯并噁唑酮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抗菌剂时,不仅抗菌率更高,抗菌有效期更长,还使所述材料的机械强度,如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升。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包括共聚聚丙烯粉料、均聚聚丙烯粉料中的至少一种;在230℃、2.16Kg负荷下,所述聚丙烯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1~60g/10min。聚丙烯基体树脂用粉料而不用粒料,避免了抗菌剂等各种助剂在粒料中分散不好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抗菌材料的原料还包括增刚剂,所述聚丙烯树脂和所述增刚剂的重量比为80~95:5~20。在此特定比例下,增刚剂会显著降低聚丙烯树脂的收缩率,提高制品强度,减少制品的形变和翘曲。
优选地,所述抗菌剂的重量为所述聚丙烯树脂和所述增刚剂重量之和的0.06%~0.1%。当抗菌剂的添加量在此特定范围时,所得材料的抗菌率非常高,抗菌有效期非常长,如持续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500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仍能达到9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3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