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3470.0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4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龚利武;张海春;王征;冯跃亮;陈超;张炜;张健;毕炯伟;吴韬;徐克;干军;朱妹;施文杰;吴林峰;陆翔;胡雷剑;毛泽颖;赵飞卫;王晓磊;陶琨;姚强;顾强杰;沈美勤;于正平;蔡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智能 故障 研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故障采集模块、通讯模块、服务器和可视化平台;
所述故障采集模块包括用户欠费检测模块、用户电表检测模块、变压器检测模块以及电网线路故障检测装置;
所述用户欠费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故障是否由于用户欠费造成的,所述用户欠费检测模块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用户电表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故障是否为用户内部线路故障,所述用户电表检测模块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变压器检测模块用于判断故障是否为低压侧线路故障,所述变压器检测模块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电网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包括主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和支线路故障检测装置;
所述主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安装在电网高压主线路上,所述主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用于判断故障是否为电网高压主线路故障,所述主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支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安装在电网高压支线路上,所述支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用于判断故障是否为电网高压支线路故障,所述支线路故障检测装置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故障采集模块采集的信息判断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发生位置,并将故障发生位置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
所述主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和支线路故障检测装置均为一故障指示器,所述故障指示器包括壳体、电流互感器、弹簧、滑块、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MCU,所述壳体安装在电网高压线路上,所述电流互感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电流互感器采集电网高压线路的电流信息,所述电流互感器与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滑块靠近弹簧的一侧与第一压力传感器抵接,所述滑块远离弹簧的一侧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抵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滑块有滑动倾向时产生的压力信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MCU连接,所述MCU经通讯模块与服务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信息推送模块,所述信息推送模块包括维修人员短信推送模块和用户反馈信息推送模块,所述维修人员短信推送模块和用户反馈信息推送模块均与服务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修人员短信推送模块包括预警短信推送模块、故障确认短信推送模块和故障解除短信推送模块;
所述预警短信推送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提示故障采集模块产生动作;
所述故障确认短信推送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发送故障确认信息;
所述故障解除短信推送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发送故障解除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故障确认短信推送模块包括第一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第二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和第三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
所述第一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推送故障位置信息;
所述第二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推送现场天气状况以及海拔高度信息;
所述第三故障确认短信推送子模块,用于向维修人员推送故障维修所需物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研判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反馈信息推送模块包括第一反馈信息推送模块、第二反馈信息推送模块和第三反馈信息推送模块;
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向用户推送故障原因;
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向用户推送故障维修开始时间;
所述第三反馈信息推送模块,用于向用户推送故障维修结束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平湖市供电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4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