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及数据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3542.1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07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453;G06Q50/06;G16Y10/35;G16Y20/3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方宁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数据 主动 上报 打点 记录 方法 补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生成每个数据主动上报时间点对应的打点记录值的具体步骤为:首先生成每个数据主动上报时间点的时间打点值;并将每天0点的打点记录值设为0;之后当第一个主动上报时间点的数据上报成功时,则该时间点的打点记录值y1为:y1=0|x1;反之,则该时间点无打点记录值;同样的,若第j个主动上报时间点的数据上报成功时,则该时间点的打点记录值yj为:yj=aj‑1|xj;aj‑1为第j‑1个主动上报时间点的打点记录值的前面补充一位0后组成的二进制数,反之,则无打点记录值;同样的,以相同的方法生成所有主动上报时间点的打点记录值。还公开了一种数据补偿方法。该方法中能快速检索出数据缺失的时间点,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上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及数据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通信压力及流量耗损情况;2、数据的完整性;3、数据的及时性;4、数据的准确性。但一般的情况下,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通信压力及流量耗损情况和数据的完整性,为了减小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通信压力和流量损耗问题,大多采用如下方式处理:
a、采集系统与设备之间约定上报的数据内容,频次等信息
b、设备定时给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主动上报(减少下行流量);
但在设备通过定时进行数据主动上报过程中,如果设备与采集系统之间出现网络中断的情况时,设备在一次主动上报未成功后则继续重试多次进行数据主动上报,一旦数据主动上报重试次数用完的情况下,数据均未上报成功,此时设备将会放弃主动上报本次数据,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因此为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需要做一定的补偿机制。
现有的采集系统为保证数据完整性,会对采集的所有数据进行检查,筛选出缺失的数据点,然后下发采集命令,将缺失的数据重新补采到采集系统中;但现有的采集系统随着通讯连接的设备数量的增加,数据也会成倍的增加,而采用现有的对全部数据的筛选来检测出缺失的数据点的方法将会非常损耗性能,且存在多种不良效果:
1、采集系统中的数据表全部进行扫描,数据表中信息量大,扫描成本高;
2、没有上报的数据在数据表中是没有的,因此需要生成应该采集的数据与数据表的信息比对,找出缺失的数据点,比对消耗性能
3、一次校验数据完整性的花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高,在数据超过一定数量后,这个时间很可能就会出现首尾相接的情况,后果不可预估;
因此针对现有的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该方法的计算速度快,能有效反映每个数据主动上报时间点对应的数据上传情况。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数据补偿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生成打点记录值,并根据打点记录值能很快确定出数据缺失的时间点,成本低、提高了数据缺失时间点的检索速度且工作效率更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设备数据主动上报打点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天的0点为起始点,设备每间隔p分钟进行一次数据主动上报,根据设备的数据主动上报周期p和每个数据主动上报时间点对应的数据上报情况依次生成每个数据主动上报成功的时间点对应的打点记录值,其中p为正整数;具体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