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摄像机、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3563.3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本;吴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金玲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摄像机 供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摄像机、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分离式摄像机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所述后端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开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前端设备是否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还用于当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向所述前端设备供电。从而保证了后端设备在上电的情况下,先确定出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连接后,再为前端设备供电,避免了高压毛刺现象,使得前端设备即插即用,支持前端设备热插拔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摄像机、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分离式摄像机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前端设备用于采集图像并传输至后端设备,后端设备用于图像处理,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一般通过长距离线缆连接,线缆长度通常可达十五米左右。长线缆带来了布线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布线困难的问题,同轴供电(Power Over Coaxial,POC)技术应运而生,POC技术将供电信号与图像信号耦合在同一根同轴线缆上进行传输,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少布线成本,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使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之间只连接一根同轴线缆即可正常工作。
分离式摄像机使用时,后端设备通过线缆为前端设备供电,所以目前分离式摄像机是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连接好之后,后端设备上电,摄像机才能正常工作。如果后端设备先处于上电状态,然后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连接,此时会产生高压毛刺现象,从而损坏前端设备。
因此,现有技术的分离式摄像机存在的问题是不支持热插拔,也就是不能做到即插即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摄像机、供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分离式摄像机存在的问题是不支持热插拔,也就是不能做到即插即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摄像机,所述分离式摄像机包括: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所述后端设备包括控制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和检测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开启;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前端设备是否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还与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连接,还用于当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向所述前端设备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图像,若否,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开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为所述前端设备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时,控制所述检测模块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状态标识模块,所述状态标识模块与所述检测模块连接;
所述状态标识模块用于向所述检测模块输出所述前端设备是否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的标识信息;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标识模块输出的标识信息,判断所述前端设备是否与所述后端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图像传感器和串行器,所述后端设备还包括解串器;
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串行器连接,所述串行器还与所述解串器连接,所述解串器还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图像传感器用于采集图像,并将所述图像发送至所述串行器;
所述串行器用于将所述图像转换为图像信号并通过线缆传输至所述解串器;
所述解串器用于将所述图像信号转换为图像,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3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