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金粉末挤压成型件用的煅烧排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4696.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9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毛玺;毛以沫;邢文英;毛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9/02 | 分类号: | F27B9/02;F27B9/06;F27B9/12;F27B9/26;F27B9/30;F27B9/36;F27B9/4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粉末 挤压 成型 煅烧 系统 | ||
一种合金粉末挤压成型件用的煅烧排胶系统,包括煅烧炉和预热炉,煅烧炉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末端分别连接排水管和排胶管,排水管和排胶管均环绕排布在预热炉中,排水管的末端连接冷却水储水箱,排胶管末端连接废液储存罐。本发明通过在煅烧炉底部设置排气孔,可以将水蒸气和胶体蒸汽从排气孔引出炉体,避免在炉体内堆积影响炉体内部的热传导,同时在外部分别设置排水管和排胶管,因为水蒸气和胶体排出的温度不同,同时通过预热炉的冷凝可以充分利用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煅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合金粉末挤压成型件用的煅烧排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金属的加工已经改变了传统铸造技术和机械加工,新型的金属挤压成型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特种合金件和新型陶瓷件、铁氧体元件等的成型过程中,往往是通过加入粘接剂,通过挤压成型技术获得需要的形状后然后再经过煅烧从而获得最终产品。
比如铁氧体磁芯是主要由铁(Fe),锰(Mn),和锌(Zn)3种金属元素组成,通常被称为锰锌铁氧体。环形铁氧体磁芯由于没有气隙,且截面积一致,因此磁效应很高。铁氧体磁芯是由致密匀质的陶瓷结构非金属磁性材料制成,有低矫顽力,亦称为软磁铁氧体。它由氧化铁(Fe2O3)和一种或几种其他金属(例如锰,锌,镍,镁)的氧化物或碳酸盐化合物组成。铁氧体原料通过压制,后经1300度C高温烧结,最后通过机器加工制成满足应用需求的成品磁芯,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磁性材料,铁氧体的优点是磁导率很高,并且在广泛的频率范围内具有高电阻和涡流损耗小等优势。这些材料特性使得铁氧体成为制造高频变压器,宽带变压器,可调电感器和其他从10kHz到50MHz的高频电路等应用的理想材料。
而铁氧体在成型过程中,往往是需要通过将各个组分混合后通过挤压成型,然后在进行煅烧,而在进行煅烧过程中,由于产品中含有水分和胶体在加热过程中会排出污染环境,同时在排出过程中由于蒸汽和胶体不容易排出煅烧炉在炉体内产生一种隔热带,导致产品无法被充分煅烧,尤其是位于炉体底部和堆积在中心的零部件,因此造成次品率高,成本高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煅烧炉煅烧后容易污染环境,次品率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合金粉末挤压成型件用的煅烧排胶系统,该排胶系统在炉体底部设置排气孔,可以及时排除产生的水蒸汽和胶体,避免其在炉子内堆积影响炉体内部的热传导,同时通过排出的蒸汽和胶体在预热炉内可以对零部件进行预热处理,以减少煅烧炉的预热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节约成本,同时可以将水蒸气和胶体冷凝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合金粉末挤压成型件用的煅烧排胶系统,包括煅烧炉和预热炉,煅烧炉的后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末端分别连接排水管和排胶管,排水管和排胶管均环绕排布在预热炉中,排水管和排胶管从预热炉顶部进入预热炉的侧壁中,然后在预热炉的侧壁内呈圆环形缠绕若干圈后并从预热炉侧壁底部离开预热炉,排水管的末端连接冷却水储水箱,排胶管末端连接废液储存罐,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风机,排胶管上设置有排胶风机,排水管和排气管之间安装有第一温度控制阀,排胶管和排气管之间安装有第二温度控制阀,当煅烧炉温度处于0-150℃时第二温度控制阀关闭,第一温度控制阀打开,当煅烧炉温度超过150℃时,第一温度控制阀关闭,第二温度控制阀打开;第一温度控制阀与排水风机关联控制,第一温度控制阀打开时排水风机启动,第一温度控制阀关闭时,排水风机关闭,第二温度控制阀与排胶风机关联,第二温度控制阀打开时排胶风机启动,第二温度控制阀关闭时,排胶风机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