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4985.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飞;张智慧;金倩;王夏雯;王信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丁雪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连作 克氏原螯虾育 养分 高效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育养分区,二、克氏原螯虾繁育区,三、克氏原螯虾养殖区。本发明利用稻虾综合种养,通过繁育养殖区提早培育虾苗,精准控制虾苗数量,提高虾苗质量,通过克氏原螯虾养殖区节约投入成本,生态休田,恢复土壤活力,精准控制投放密度等关键技术,大幅减少投入成本和管理强度,同时实现精准调控克氏原螯虾繁育与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苏北地区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 (
目前,苏北地区主要都是规模化稻虾种养,养殖规模面积主要集中在200-2000亩范围内,普遍实行育养混合模式,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虾苗密度无法控制,苗少则投入大产出少,资源浪费,苗多则容易爆塘,生态承载压力大,病害死亡率高,水体投入品增加;二是克氏原螯虾近亲繁殖严重,长势慢,品质差,抗病性下降;三是土壤长期泡水,土壤质量变差,潜育化严重。因此,实行育养分区、实现可控化生产,提高成虾质量,减轻环境压力,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技术,解决稻虾连作育养不分带来的养殖密度不清,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环境压力较大,养殖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而促进稻虾养殖高效、稳定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稻虾连作克氏原螯虾育养分区高效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一、育养分区比例:克氏原螯虾育养分为繁育区与养殖区,所述繁育区与养殖区面积比例为1:3;稻田面积15-20亩为一个种养单位,四周开沟,虾沟面积控制在10%以内。
二、克氏原螯虾繁育区
1、池塘准备:水稻5月中下旬移栽,九月下旬水稻收获,秸秆全部还田,留茬高度在50-70cm;晒田5-7天后,覆水,栽种水草,水位高于田面30-40cm;
2、亲本挑选与投放:池塘备好后,挑选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规格在25-45g/尾的成熟克氏原螯虾作亲本,投放亲虾雌雄比例为2-3:1,投放量为20-25kg/亩;
3、亲本强化培育:亲本投放后,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按照7:3配比进行投喂,日投饵量占虾体重的3-5%;
4、初孵幼虾的培育:11月初-11月底,有15-25%的抱卵虾孵化产仔,每天投喂豆浆2次;
5、冬春水位管理:12月初-2月底,保持田面水深在50-60cm;
6、春季幼虾培育:3月初,每亩追施腐熟有机肥80-100kg,全池泼洒;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按照7:3配比进行投喂,每日沿池四周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虾总重量的4-5%;
7、适时捕捞:3月中下旬,适时捕捞大规格克氏原螯虾苗,留足 3-6g/尾的虾苗用于成虾养殖,养殖密度5000-6000尾/667m2。
三、克氏原螯虾养殖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4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抗疲劳、抗早衰及抗凝血的组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蜂窝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