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面结构的高效LED灯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5055.9 | 申请日: | 202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沈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恒泽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54;H01L33/56;H01L33/58;H01L33/60;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汪丽丽 |
地址: | 212125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结构 高效 led 灯珠 | ||
本发明属于LED灯珠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球面结构的高效LED灯珠,包括封装支架和球面透光体,所述封装支架的中心设有反光碗,所述反光碗为底端小、开口大的锥斗体结构,所述封装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灯珠驱动板,所述灯珠驱动板的上焊接固定有发光灯芯,所述发光灯芯位于所述反光碗底端的中心,所述反光碗的内腔填充有封装硅胶,所述封装硅胶覆盖所述发光灯芯,所述封装硅胶的顶面与所述封装支架的顶面持平并刻蚀有刻蚀粗糙面。本发明的改进封装结构可提高灯珠亮度约10—20%,由于物理蚀刻粗化,多层封装胶水不会因为不同的材料而产生分层或内应力,通过球面高低不同,此封装可随意控制LED灯珠的配光角度,且能显著控制灯珠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球面结构的高效LED灯珠。
背景技术
LED灯不仅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而且具有波长带宽窄、发热小、效率高等优点,在特种照明及显示领域,利用不同色温的白光相组合,能够得到形态各异的光谱能量比及连续的色温调节;在医疗健康领域,利用红色或蓝色光源可进行美容、理疗,调节细胞生物活性,改善皮肤老化,促进毛囊细胞由休止向生长转化改善脱发,高光效的LED灯珠可以提高电源利用率,减小产品体积;特别在植物照明方面,通过把不同波长单色光的LED与白光相组合,可匹配到植物的吸收光谱并影响植物的形态和组成成分,LED的这些优点也使得LED正逐渐取代传统照明使之成为植物照明的首选光源,据测算植物工厂生产成本中的电费占比约30%,因此提高光源的效率是建设植物工厂的必要需求;目前LED灯珠封装一般采取点胶工艺,这种制作工艺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由于硅胶材料具有流动性,点胶成型的LED灯珠其胶水只能以支架碗杯为限,由此导致发光表面为平面,由于LED芯片与封装材料的折射率不同(分别为LED 2.1—2.5和硅胶1.3—1.5),而空气折射率为1,当胶体与空气的接触面为平面时,一部分光线产生折射或反射,因此行业内为提高出光效率一般封装成球面形状,但球面形状需要模具压制成型。
目前的LED灯珠存在下列问题:
1、目前的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从芯片穿透封装材料时由于入射角小、折射率差较大导致出光限制严重、出光效率低。
2、目前的LED灯珠的球面聚光体生产周期长设备投资成本大,且不利于球面形状的调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面结构的高效LED灯珠,解决了目前的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从芯片穿透封装材料时出光效率低,以及球面聚光体生产周期长、不利于球面形状的调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面结构的高效LED灯珠,包括封装支架和球面透光体,所述封装支架的中心设有反光碗,所述反光碗为底端小、开口大的锥斗体结构,所述封装支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灯珠驱动板,所述灯珠驱动板的上焊接固定有发光灯芯,所述发光灯芯位于所述反光碗底端的中心,所述反光碗的内腔填充有封装硅胶,所述封装硅胶覆盖所述发光灯芯,所述封装硅胶的顶面与所述封装支架的顶面持平并刻蚀有刻蚀粗糙面,所述封装硅胶的顶面通过刻蚀粗糙面粘接所述球面透光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面透光体由内至外包含至少两层点胶单层,两层所述点胶单层的折射率由内向外向分层递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面透光体中均匀掺杂有荧光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球面透光体的球面高度介于其最大截面直径的0.1—0.2倍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层所述点胶单层中均掺杂有含量为0.5%—1%的气相二氧化硅,且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经二甲基二氯硅烷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恒泽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恒泽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