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精确调整的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5618.4 | 申请日: | 202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5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芹;田淑宝;黄东彦;李英;郑建利;姜盛杰;贺传宇;高景建;曲秋华;陈立明;宋伟;王金波;韩博;张威;王千;菅桂星;刘高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G01N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030008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调整 自动 螺旋 ct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确调整的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包括主机床身、固定托夹机构、活动托夹机构、扫描机构、夹紧驱动机构,扫描驱动机构;所述扫描机构包括可水平移动的扫描基座、通过竖直升降设备连接在所述水平调整板上方的X射线管、通过三轴调整台连接在所述水平调整板上方的平板探测器。所述扫描机构先将所述平板探测器与所述X射线管调整至最佳测试相位;所述扫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扫描基座沿水平导轨水平滑动,对待测工件进行长度方向的检测;所述转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水平转杆转动,从而带动夹紧状态的待测工件转动,对待测工件进行圆周方向的检测。本发明的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自动对待测工件进行全方位的螺旋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精确调整的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属于X射线和CT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推进剂物料的特殊性质导致其生产过程非常困难,易在药柱内部产生气孔、裂纹、疏松结构等缺陷,这些缺陷有可能导致推进剂预定的燃烧规律发生改变,导致发动机烧穿甚至发生爆炸;目前推进剂内部质量检测使用的X射线和CT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已严重落后,无法对待测工件自动进行全方位检测。传统X射线和CT检测设备通常是通过传送带结构将待测工件送入检测区域,该检测设备仅能沿一个方向检测,若对待测工件全面检测,需要多次手动调整待测工件的放入相位,在检测时操作工序繁琐,增加了检测人员的操作风险,而且容易发生漏检现象,无法保证产品后续应用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固体推进剂物料多为圆柱体结构,对待测工件检测时,需要保证X射线管、平板探测器和待测工件轴心之间的保持特定的几何位置关系,才能确保检测效果的准确,而传统X射线和CT检测设备中的X射线管和平板探测器固定位置无法实现精确调整,导致对工件的检测精准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X射线和CT检测设备无法自动对待测工件进行全方位检测,且检测工序繁琐,易发生漏检现象等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可精确调整的自动螺旋CT检测装置,包括上表面设置有水平导轨的主机床身、固定在所述主机床身上表面的固定托夹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导轨上的活动托夹机构和扫描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托夹机构沿水平导轨滑动的夹紧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扫描机构沿水平导轨滑动的扫描驱动机构;
所述固定托夹机构包括与所述主机床身上表面固定的固定托夹支座、与所述固定托夹支座通过第一竖直气缸连接的第一托举架、与所述固定托夹支座通过轴承座连接的主动水平转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水平转杆转动的转动电机;
所述活动托夹机构包括与所述水平导轨轨道连接的活动托夹支座、与所述活动托夹支座通过第二竖直气缸连接的第二托举架、与所述固定托夹支座通过轴承座连接的从动水平转杆;
所述夹紧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托夹支座沿水平导轨向固定托夹支座一侧滑动,使所述主动水平转杆与所述从动水平转杆夹紧待测工件;
当第一竖直气缸和第二竖直气缸分别位于最上端行程时,所述固定托夹机构的第一托举架与所述活动托夹机构的第二托举架将待测工件托举至,与所述主动水平转杆内侧和所述从动水平转杆内侧的夹紧面高度配合;
所述扫描机构包括上表面设置有水平滑轨的扫描基座、滑动连接在所述水平滑轨上的水平调整板、用于驱动所述水平调整板沿水平滑轨滑动的调整板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扫描基座上方用于检测工件缺陷且配套应用的X射线管和平板探测器;所述水平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待测工件夹持位轴线垂直,所述X射线管与所述平板探测器位于待测工件夹持位轴线的两侧;所述X射线管通过竖直升降设备连接在所述水平调整板上方,所述平板探测器通过三轴调整台连接在所述水平调整板上方,所述X射线管的中轴线与待测工件夹持位轴线水平;
所述三轴调整台包括调整底座、下支座、上支座、传动盘、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第三传动轴、水平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护理用的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汽车专用充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