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衫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5790.X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施春阳;董威;于伟;王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顺晟针织制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1/08 | 分类号: | D06B1/08;D06B7/00;D06B15/00;D06B15/10;D06B23/04;D06B23/20;A41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生产线 及其 工艺流程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针织衫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其包括绞纱染色机和纱线脱水机,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机架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转动连接有若干喷液管,喷液管开设有若干出液孔,喷液管沿轴向固定连接有若干伸缩柱,伸缩柱包括粗柱和滑动连接于粗柱内的细柱,细柱固定连接有条形块,条形块滑动连接有两块中空条形板,喷液管在转动的同时,染液从出液孔喷出,染液对绞纱内层进行染色处理,同时染液流到伸缩柱内,流经螺孔从通孔喷出,对绞纱的两侧进行染色,条形板在滑出条形块时,染液流到条形板内,从出水孔喷出,对绞纱的外层进行染色处理,实现同步对绞纱内外层和两侧进行喷液染色,减少了对绞纱整体的染色时间,提高了对绞纱的染色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针织衫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衫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针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即利用织针编织成的衣物。针织衫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深受人们的喜爱。通常来讲,针织衫是指使用针织设备织出来的服装,因此一般情况下,使用毛线、棉线、以及各种化纤物料编织的衣服都属于针织衫,它包括毛衣,人们一般说的汗衫、弹力衫其实也都是针织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力的提高,人们对针织衫的颜色与外观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织衫的颜色主要是在对绞纱的染色环节实现,绞纱的染色是生产针织衫的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在针织衫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在最初的毛纱大都为绞纱形式,一般将棉或者纯毛的原料经过纺纱精梳烧毛、纱线丝光、绞纱染色、脱水烘干、原料检验、编结工程、成衣工程、成品针织衫检验、针织衫包装入库,完成针织衫的生产工艺流程。
现有公开号为CN10184570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织衫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白坯纱原料;染色;倒毛;织片;片检;套口;套检;手缝;缝检;水洗;前检;整烫;平车定型;烘干;整理;终检;包装。该发明改变了针织衫的制造顺序,将平车定型放到了水洗的后面,这样的改变使针织衫平车定型更准确,降低了针织衫的次品率;又由于本发明中增加了片检、套检和缝检,加强了对各个阶段质量的管控,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制造方法在进行染色处理时,一般是通过绞纱染色机来实现的,将成环状的绞纱(被染物)套(挂)在旋转喷液管上,并随着喷液管转动,染液从喷液管内喷出,首先喷到绞纱内层,然后染液逐步渗透到绞纱的外层,这样容易形成同一环形绞纱内、内层与外层的染色不同步,使得对绞纱整体的染色时间较长,染色效率较低,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纱线的染色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衫生产线及其工艺流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衫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衫生产线,包括绞纱染色机和纱线脱水机,所述绞纱染色机包括机架,机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后板,机架固定连接有储液箱,储液箱设有导液管,后板转动连接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喷液管,导液管与喷液管靠近后板的一端相连通,喷液管远离后板的一端为闭合状态,喷液管表面开设有若干出液孔,喷液管沿轴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中空的伸缩柱,伸缩柱包括粗柱和滑动连接于粗柱内的细柱,细柱与粗柱等长,粗柱沿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细柱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与通孔相平齐且等直径的螺孔,细柱连接有横杆,横杆穿过通孔与螺孔螺纹连接,细柱上端部固定连接有中空的条形块,条形块包括上板、下板和两侧的方口,上板下端面开设有滑轨,滑轨两端滑动连接有与方口相适配的两块中空条形板,条形板位于方口内,条形板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顺晟针织制衣有限公司,未经威海顺晟针织制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5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