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6377.5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201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石立华;严茹波;王仙仙;薛颖;石彬;侯玢池;崔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9/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叶静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水平 油藏 底部 注水 方法 验证 | ||
1.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计算注水层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极差,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5、渗透率突进系数小于1.5、渗透率极差小于5时,对注水层采用模拟底部注水;
步骤2,开展自发渗吸-驱替实验,根据得到的岩心自发渗吸T2谱分布曲线与驱替T2谱分布曲线得出最佳驱替速度,
首先将自发渗吸前的岩心自发渗吸T2谱分布曲线与横坐标时间轴所包含的面积定义为S1,自发渗吸后的岩心自发渗吸T2谱分布曲线与横坐标时间轴所包含的面积定义为S2,则渗吸驱油效率表达式为:
η1=(S1-S2)/S1×100%
在自发渗吸的基础上开展岩心驱替实验,驱替后得到的驱替T2谱分布曲线与横坐标时间轴所包含的面积定义为S3,则驱替效率表达式为:
η2=(S2-S3)/S1×100%
当η1+η2最大时对应的驱替速度即为最佳驱替速度,
将得到的驱替速度通过换算从而得出相应注水量;
步骤3,根据现场的注水指示曲线得出第一注水压力,通过井间示踪剂得到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注水压力关系图,以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注水压力关系图为基础建立以第一注水压力为界限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级差-注水压力关系图来判断实际注水压力,当图中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级差为最小时,则为实际注水压力,
所述水驱前缘推进速度级差-注水压力关系图为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最大值与水驱前缘推进速度最小值之比;
步骤4,将得到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渗透率极差、注水量、注水压力以及其它基本参数输入至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得出含水率;
步骤5,将步骤4所得到的含水率与采用模拟常规注水得到的含水率进行比对,验证其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透率变异系数计算如下:
其中:
Vk——渗透率变异系数,f;
Vkw——有效厚度加权的渗透率变异系数,f;
Ki——小层渗透率,10-3μm2;
hi——小层有效厚度,m;
——小层平均渗透率,10-3μm2:
——有效厚度加权的小层平均渗透率,10-3μm2;
n——小层数目,f;
所述渗透率突进系数计算如下:
其中:
Tk——渗透率突进系数,f;
Tkw——有效厚度加权的渗透率突进系数,f;
Kmax——小层渗透率最大值,10-3μ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的换算方法计算如下:
式中:
α-波及效率,即由于油水流度差和非均质性的影响,油藏实际波及的体积比例,常数,近井地带,取0.3;
qcore-岩心注入量,ml;
qres-注水井注水量,m3;
Vcore-岩心体积,cm3;
Vres-储层波及体积,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注水压力还能通过开展室内岩心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注入压力的驱油效率分布图中得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一注水压力可通过现场的注水指示曲线和室内岩心驱油实验的分布图综合得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浅层水平缝油藏底部注水方法及验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基本参数为孔隙度与渗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3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净味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菌棒注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