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星地射频收发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6453.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伍捍东;宋曼;崔锋;吴书猛;刘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李明全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射频 收发 验证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星地射频收发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用于模拟卫星转发器与待测设备进行地面自环联试、调试或检修,该装置包括:喇叭天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侧壁上,用于接收待测设备发出的微波信号,正交模耦合器,安装在壳体内腔靠近喇叭天线的位置,其接收发送端与喇叭天线相连接,用于将微波信号转化为线极化信号,锁相源,安装在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部,用于发射预定频率的微波信号,混频器,安装在壳体内腔、远离喇叭天线的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其分别与锁相源和正交模耦合器连接;本发明具有性能稳定可靠,重量轻、功耗低、结构简单、噪声系数低、杂散仰制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卫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星地射频收发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卫星转发器亦称通信卫星中继器,简称转发器。设置在卫星上,用于接收和转发卫星通信地球站发来的无线电信号,是实现地球站之间或地球站与航天器之间通信的设备。转发器用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变频,并再次发射到各卫星通信地球站或航天器。通信卫星转发器分为透明转发器和处理转发器两大类。透明转发器除进行低噪声放大、变频、功率放大外,只是单纯完成转发任务;处理转发器除转发信号外,还具备信号处理功能。
转发器是通信卫星中的通讯分系统,是通讯卫星的核心,模拟转发器作为通讯卫星转发器地面测试的专用设备,主要用于模拟该转发器的频率关系及电平关系,直接变频转发器转发信号大小具有可调节功能,模拟实际通信卫星的信号在不同地域覆盖场强不同的情况。适用于多站点、多天线的实时通信,能够改变上下行信噪比,模拟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数据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星地射频收发验证方法、系统及装置,以解决了卫星通信设备测试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星地射频收发验证装置,用于模拟卫星转发器与待测设备进行地面自环联试、调试或检修,包括:
壳体,呈长方体或正方体,
喇叭天线,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外侧侧壁上,用于接收待测设备发出的微波信号,
正交模耦合器,安装在壳体内腔靠近喇叭天线的位置,其接收发送端与喇叭天线相连接,用于将微波信号转化为线极化信号,
锁相源,安装在壳体内腔的中心位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部,用于发射预定频率的微波信号,
混频器,安装在壳体内腔、远离喇叭天线的一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其分别与锁相源和正交模耦合器连接;用于接收锁相源的微波信号和正交模耦合器的线极化信号,并进行变频后,经过变频后的微波信号依次通过正交模耦合器和喇叭天线发射微波信号至待测设备。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正交模耦合器横向同轴设置并安装在壳体底部的十字耦合器,十字耦合器用于向外界检测系统通过射频电缆输送检测微波信号;
还包括与十字耦合器同轴设置并安装在壳体底部的第一滤波器,正交模耦合器、十字耦合器和第一滤波器沿接收通道依次设置,并横向排布;
还包括与正交模耦合器垂直设置的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设置在发射通道上,并安装在壳体内腔、靠近喇叭天线的一侧。
进一步地,混频器和第一滤波器之间、混频器和第二滤波器之间、混频器与锁相源之间对应设置有第一衰减器、第二衰减器、第三衰减器,第一衰减器、第二衰减器、第三衰减器均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均通过支架安装在壳体内,两个支架均为L形,且其竖向段开设有凹槽,其横向段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底部,两个凹槽分别用于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的一端伸入,使得第一滤波器、十字耦合器、正交模耦合器和喇叭天线中轴线重合;使得第二滤波器和正交模耦合器相互垂直设置;混频器通过n形件安装在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