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6467.4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6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石玉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千川巨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盟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213 | 代理人: | 周荣 |
地址: | 273400 山东省临沂市高新区沂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克力板 边角料 回收 再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涉及亚克力回收技术领域。该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入料口,且入料口上铰接有密封盖,加热腔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腔的底部焊接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出料管,加热腔内设置有两个分级式辅助机构,且单个分级式辅助机构内设置有若干加热辅助机构。该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分级式辅助机构与加热辅助机构相配合的热融方式,相对于传统搅拌式的亚克力回收料热融装置,在提高热融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并通过留存热量的方式保障回收料完成热融后的正常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亚克力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亚克力又称有机玻璃,多以板状成型并广泛用于各领域,其可塑性好且耐腐蚀。回料再生板作为亚克力板的一种,采用回收亚克力边角料,经过热降解后得到再生MMA(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再由化学聚合反应之后得来,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可以重新得到纯净的MMA单体,与新合成单体,在品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在加热融化边角料阶段,为了保证对边角料的充分加热以及流动性,通常会设置相应的搅拌机构对边角料进行加热过程中的同步搅拌处理,这样的加热方式极易导致在出料阶段,由于加热腔解除密封状态,与外部空气连通时核心温度降低,液态回收料在流动时极易附着在搅拌机构上并逐渐冷凝,使得部分边角残留无法充分利用的情况出,对亚克力回收再利用率产生了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在保证对回收料充分加热的同时保障其出料时充分排出,提高亚克力回收再利用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亚克力板边角料回收热融再利用装置,包括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顶部开设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入料口,且入料口上铰接有密封盖,加热腔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腔的底部焊接有连通自身内腔的出料管,加热腔内设置有两个分级式辅助机构,且单个分级式辅助机构内设置有若干加热辅助机构。
优选的,所述分级式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板、电热板、弯折片、磁片、环形槽、漏料口、金属块、驱动电机、转杆、金属片、环形导体和磁力发生器,所述固定板的外缘与加热腔的内壁焊接,电热板嵌装在固定板的顶部并与加热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若干弯折片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顶部的外沿,磁片镶嵌在弯折片的上半部内,环形槽开设在固定板的顶部,加热辅助机构滚动连接在环形槽内,若干漏料口呈等距环绕状开设在固定板的底部并与环形槽连通,若干金属块呈等距环绕状嵌装在固定板内腔的侧壁,且金属块相背固定板内腔的一端贯穿环形槽的内壁,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内腔中部,若干转杆呈等距环绕状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金属片焊接在转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且金属片的上表面与环形导体的下表面紧密贴合,环形导体固定连接在电热板的底部,且环形导体与磁力发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磁力发生器固定安装在电热板底部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金属块、金属片和环形导体的材料均为纯铁,且金属块贯穿固定板内壁的一端与金属片之间的水平距离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漏料口的内腔呈上宽下窄状,且漏料口的最大内径小于环形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加热辅助机构包括空心球、磁球、固定杆、支撑片、膨胀空心球囊、容纳孔、拉伸膜、抵触头和支撑件,所述空心球滚动连接在环形槽内,磁球位于空心球的内腔中部,且磁球表面固定连接有呈等距环绕状设置的固定杆,固定杆远离磁球的一端与空心球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片套接在固定杆接近空心球内壁的一端,膨胀空心球囊套装在固定杆上,且膨胀空心球囊的内表面与支撑片相背磁球的一侧粘接,膨胀空心球囊的外表面与空心球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若干容纳孔呈等距环绕状开设在空心球上并贯穿其内外两侧,拉伸膜粘接在容纳孔靠近空心球外表面的一端,且拉伸膜相对膨胀空心球囊的一侧粘接有抵触头的一端,抵触头位于容纳孔内,且抵触头的另一端粘接在膨胀空心球囊的外表面,若干支撑件呈等距环绕状粘接在膨胀空心球囊内腔相对抵触头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千川巨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千川巨象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