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装卸推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6503.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军宇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B66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装卸 推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装卸推车,包括载物架、轮椅固定上部结构、轮椅固定下部结构、旋臂升降装置和轮机箱,所述载物架上端后侧安装有扶手,轮机箱的两侧安装有旋臂升降装置,所述载物盘上方的载物架上安装有轮椅固定下部结构,轮椅固定上部结构包括固定板、十字方管、上安全带、前叉杆、头枕支架和头枕,轮椅固定下部结构包括下安全带和车轮托架结构。该多功能装卸推车,工作人员通过改变本设备的姿态,可实现物体的垂直升降,斜面和平面的移动,本设备可实现三个维度的装卸搬运作业,本设备在倾斜面升降作业时,可不受所有的楼梯、高台、门槛和汽车离地高度的限制,设备适用于所有的楼梯,不受楼梯的高度、宽度和倾斜度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卸推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装卸推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能,精细管理,装卸搬运是各个阶段工作的相互转化的桥梁和交汇点,也是整个工作紧密衔接的核心,装卸搬运作业具有工作场地不固定,作业量不均衡、工作方式复杂、安全性要求高,人力资源耗费大等特点,装卸搬运设备是加速物资周转效率,减少物资流通的损耗,提高单位人力工作效能的必备工具,装卸搬运设备的应用需求越来越高;类似爬楼机、小型升降搬运机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普遍功能单一不能满足装卸搬运作业的需求;旋臂式爬楼机:通过电机带动蜗杆实现旋臂的旋转完成爬楼动作,台阶高度超过18厘米无法工作,难以适应所有楼梯,传动装置采用蜗杆传动,其机械效率很低(40-50%);其动能损耗与发热量较大,上下楼的过程中,始终需要人力向上拖拽,车轮直径普遍为28-35厘米(否则旋臂无法工作),且蜗杆减速机的体积较大,无法实现楼梯斜面的安全停放,存在安全隐患,功能单一不具备升降装卸功能;星轮式爬楼机:通过电机带动2个星轮架转动完成爬楼动作,对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均有限制,难以适应所有楼梯,平地推行和上下楼梯时的噪音与震动较大,对装载物存在破坏性隐患,上下楼过程中,爬楼机始终需要人力向上拖拽,一旦出现意外无法实现楼梯斜面的安全停放,存在安全隐患,功能单一不具备升降装卸功能;步进支撑式爬楼机: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杆的伸缩完成爬楼动作,但是台阶高度超过22厘米无法工作,难以适应所有楼梯,上下楼梯的过程中,爬楼机始终需要人力向上拖拽,因为蜗杆减速机的体积大,所以无法实现楼梯斜面的安全停放;存在安全隐患,功能单一不具备升降装卸功能;履带式爬楼机:通过电机带动履带转动,依靠履带与台阶边缘的摩擦力在楼梯斜面实现上下楼动作,因此对履带的磨损较大以至后期维修成本高,不能在楼梯前阶沿的光滑和斜度大于30-35度的场合使用,当履带每离开上一台阶或行进到下一台阶时会出现因重心偏离而前后倾侧,在第一或最后一个台阶尤为明显,移动必须依靠电机驱动,平地推行阻力大,依靠机械制动装置可以实现楼梯斜面的停放,但对楼梯阶沿光滑度和强度要求较大,存在安全隐患,功能单一不具备升降装卸的功能;剪叉式升降台:安装有液压升降装置,剪叉式结构的4轮手推车,主要用于生产流水线高度差之间的货物运送;可实现升降装卸和水平搬运,无法实现斜面移动的作业;小型手推式叉车:安装有液压升降装置的4轮手推车,主要用于货物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前移轮式,可实现升降装卸和水平搬运作业,无法实现斜面移动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装卸推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装卸推车,包括载物架、轮椅固定上部结构、轮椅固定下部结构、旋臂升降装置和轮机箱,所述载物架上端后侧安装有扶手,且载物架后侧设置有轨道,轨道内部设置固定有链条,轨道内部滑动安装有悬挂传动装置,且悬挂传动装置通过轴承螺栓固定在轮机箱上,轮机箱内部设置的直流电机连接悬挂传动装置,且轮机箱两侧安装有车轮,轮机箱的两侧安装有旋臂升降装置,且载物架正面底部固定有载物盘;
所述载物盘上方的载物架上安装有轮椅固定下部结构,且轮椅固定下部结构上方的载物架顶部安装有轮椅固定上部结构,轮椅固定上部结构包括固定板、十字方管、上安全带、前叉杆、头枕支架和头枕,轮椅固定下部结构包括下安全带和车轮托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军宇,未经马军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6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