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063.9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8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邵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志刚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2;F16K31/60;F16K31/53;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殷盛江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驱动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阀门驱动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体,驱动体上连接有阀体,驱动体的内部设有驱动腔和信号传输腔;驱动腔内设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一端连接操作手轮,另一端连接驱动块,驱动块与操作杆之间设有定位机构,驱动块与链条连接,链条与传动链轮传动连接,其中一传动链轮与阀杆连接,且与驱动体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阀杆的端部与阀芯连接;信号传输腔内设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传动链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阀门驱动装置采用涡轮蜗杆传动,在阀门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需要用力的拧紧或者拧开阀门,存在体力消耗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阀门驱动装置利用外加动力启闭阀门的装置,使用驱动装置的目的是使阀门的操作省力方便、迅速可靠,或实现自动控制和遥控;对阀门驱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转矩或推力能满足阀门的启闭需要,对行程和转矩的控制精确可靠,动力的选用适合现场情况,启闭动作符合控制要求,装置本身轻小。
阀门驱动装置按输出轴运动方式分为多圈回转式、部分回转式和直线往复式3种;多圈回转式适用于阀杆或阀杆螺母需要回转多圈才能全开或全关的阀门,如闸阀、截止阀;部分回转式适用于阀杆在回转一圈之内就能全开或全关的阀门,如球阀、阀门驱动装置;直线往复式适用于阀杆只做直线往复运动就能全开或全关的阀门如电磁阀。随着阀门的大型化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对各种阀门驱动装置的需要越来越多,阀门驱动装置在工业生产自动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目前的阀门驱动装置还存在如下缺陷:(1)、目前的阀门驱动装置有许多是采用涡轮蜗杆的传动结构,涡轮蜗杆在传动过程中,摩擦损耗较大,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蜗杆与涡轮之间容易产生较大的空隙,导致蜗杆产生晃动,影响传动效率和使用;(2)、目前的阀门驱动装置在阀门关闭的最后阶段需要用较大的力将阀门拧紧,在阀门打开的初始阶段,也需要用较大的力将阀门拧开,由此造成阀门驱动装置在关闭和打开的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不但具有迫切的研究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应用潜力,这正是本发明得以完成的动力所在和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指出的目前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付出了大量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门驱动装置,解决目前的阀门驱动装置采用传统的涡轮蜗杆传动方式,在阀门关闭或打开的过程中,需要用力的拧紧或者拧开阀门,导致体力消耗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阀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体,所述驱动体上连接有阀体,所述驱动体的内部设有驱动腔和信号传输腔,所述驱动腔与所述信号传输腔之间设置有隔板;
所述驱动腔内转动安装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体的外侧并连接有操作手轮,另一端螺纹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操作杆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驱动块与一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与若干个传动链轮传动连接,其中一所述传动链轮上安装有阀杆,且所述传动链轮与所述驱动体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阀杆转动安装于所述驱动体上,且其中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阀体内并与阀芯连接;
所述信号传输腔内安装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上安装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传动链轮之间设有传动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两个第一限位柱和两个第一限位凸台,两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分别相对安装于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驱动腔的一端,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分别相对安装于所述驱动块沿所述操作杆轴线方向的两端,通过转动所述操作杆带动所述驱动块滑动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柱处时,所述第一限位柱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上,使所述操作杆停止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志刚,未经邵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混组合梁桥面板混凝土浇筑方法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拆解及回收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