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或滑坡的裂缝封堵和防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8130.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1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崔银祥;白冰;雷宏武;汪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1/02;E02D29/16;E02D5/7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裂缝 封堵 防渗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或滑坡的裂缝封堵和防渗方法;在原有裂缝基础上,加上有一定刚度的上部盖板,在边坡或滑坡上部进行固定,在边坡或滑坡下部可以自由移动,材料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确保沿边坡或滑坡坡向覆盖整个裂缝,以及裂缝新出现变性后覆盖材料仍能继续遮盖裂缝,使得上部水体沿着上部盖板排到裂缝下部坡体表面,让水体合理通过正在变形的裂缝而没有沿着正在变形的裂缝入渗到坡体内部,最大限度维持边坡或滑坡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或滑坡的裂缝封堵和防渗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地质灾害中,裂缝是边(滑)坡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工程中重要的监测对象和治理对象。科研与技术人员根据裂缝的发展情况可以判断边(滑)坡的变形状态和趋势。
为了边(滑)坡的长期稳定性,防止雨水等地表水体沿着裂缝进入坡体而降低边(滑) 坡的稳定性,裂缝封堵和防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边坡或滑坡治理措施。裂缝封堵和防渗的方法主要分为临时方法和永久方法,永久方法需要进行开挖,用粘土和混凝土等进行封堵,特殊位置可以加入土工布等特殊材料;临时封堵可以是在降雨过程中或者雨停后短时间内用简易的方法进行临时性封堵,等条件成熟后再进行有效封堵。
然而,封堵后的裂缝在降雨中继续变形是很常见的情况。降雨过程中,出于安全考虑,很难到现场查看和及时解决继续变形中的裂缝渗水问题。如何防止封堵后的裂缝在降雨中尽量减少地表水入渗,已成为裂缝封堵和防渗的关键和难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边 (滑)坡的治理,甚至新开裂后的裂缝会成为集中的汇水点,将将地表水集中导入边(滑) 坡内部,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为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边坡或滑坡的裂缝封堵和防渗方法,在原有裂缝封堵的基础上能够解决裂缝在降雨中继续变形导致的裂缝渗水问题,兼顾裂缝变形测量,克服封堵后的裂缝临时开裂而无法及时进行修复的问题,在降雨中有效降低地表水沿着继续变形裂缝渗入坡体而对边坡或滑坡造成的影响,最大限度维持边坡或滑坡的稳定性,且成本较低。
一种边坡或滑坡的裂缝封堵和防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找平
边坡或滑坡分为上部坡体1、下部坡体2和破碎带3,其中破碎带3位于上部坡体1和下部坡体2之间,为该边坡或滑坡的裂缝所在处;将上部坡体1的上表面和下部坡体2的上表面覆盖粘土或者混凝土进行找平,使得上部坡体1的上表面和下部坡体2的上表面在一个平面上;
步骤二,在边坡或滑坡上固定上部盖板4
将上部盖板4的一端密封固定在上部坡体1上,另一端覆盖破碎带3并延伸至下部坡体2上;
步骤三,在上部盖板4的最末端固定下部防滑装置9,并在上部盖板4的底端放置压重块10,使得上部盖板下部防滑装置9将上部盖板4底端的压重块10挡住,防止压重块10 从上部盖板4上滑落;
步骤四,在下部坡体2上选取下部坡体测量参考点15,其中下部防滑装置9底端边缘与下部坡体测量参考点15之间的下部坡体2记为变化段16,测量初始时变化段16的长度;
步骤五,待一段时间后,随着破碎带3的不断变形,变化段16会发生改变,变化段16长度值的增量即为上部盖板跨越裂缝段6的加宽值,也是上部盖板自由伸缩段7的缩短值。
所述的上部盖板4包括上部盖板固定端5、上部盖板跨越裂缝段6、上部盖板自由伸缩段7和上部盖板压重段8,其中上部盖板固定端5通过盖板上部固定装置13固定在上部坡体1上,且上部盖板固定端5的顶端采用密封材料11与上部坡体1之间进行密封。
所述的盖板上部固定装置13为铆钉或短锚杆,该铆钉或短锚杆穿过上部盖板4的上部盖板固定端5,将上部盖板4锚固在上部坡体1上,且该铆钉或短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锚头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