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0588155.7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8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贾海妮;叶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党桃桃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草堂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偏心 倾斜 人工 晶状体 | ||
本发明属于眼科晶状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本发明所述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是弱负球差的高次非球面的人工晶状体,将所述人工晶状体置于人眼后房替代浑浊的天然晶状体。所述人工晶状体带有‑0.1μm~0弱负球差,对人眼角膜正球差起到了补偿作用。所述人工晶状体包括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其中,前光学表面和后光学表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为非球面光学表面。本发明所述人工晶状体在暗光条件下(即大孔径光阑下)具有更好的对比灵敏度,能改善真实术后临床情况下人工晶体眼的总体成像质量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眼科晶状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在临床条件下耐偏心和倾斜的后房型晶状体,诸如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已发展为晶体性的屈光手术,人们对手术的要求从以往的“看得见”转变为“看得清”,白内障手术已由传统的复明手术转变为以追求高品质视觉质量为要求。
人眼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屈光成像系统,天然人眼的图像形成是通过眼介质与界面的结合完成的。角膜是人眼系统的第一个屈光部件,是带有一定非球面度的透镜,它在人眼中承担70%以上的屈光功能。角膜的形态、屈光力、像差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起决定性作用。而其形态、屈光力、像差等又由其曲率半径、折射率和非球面系数(Q值)来决定。远物点发射的光线与视轴几乎平行地进入角膜。角膜的折射可使光线向视轴弯曲成为会聚光束。该光线束穿过前房进入人眼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处于恰当位置,则光线将以反向角膜视力的距离会聚于单个衍射受限小点。光斑大小由入射光瞳边缘的衍射效应和波长确定。人工晶状体可以替代白内障患者严重的天然晶状体,其承担30%左右的屈光能力。
人眼像差主要由角膜及晶状体像差组成,正常人眼高阶像差较低,其中以球差较为明显。球差呈旋转对称性,矫正球差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后无需进行特殊的旋转,因此球差是目前唯一可以通过人工晶状体矫正的高阶像差。研究发现,年轻人眼的角膜球差为正值,晶状体球差为负值,二者相抵消使得全眼的球差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保持良好的视觉质量。随年龄增长,晶状体球差逐渐转变为正值,而角膜球差基本不变,晶状体球差逐渐失去了对角膜球差的补偿作用,从而导致全眼球差增加,视觉质量下降。
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由于球差原因(受限于球差)导致视网膜成像质量不高,尤其在大孔径光阑条件下。那是因为进入人眼边缘光线的折射效果比照射入眼中心的光线更强。
而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由于特殊的设计,具有零球差或负球差,植入后可减少全眼球差。因此,利用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来抵消角膜正球差的影响,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成为白内障手术新的目标。
事实上,在选择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时,剩余球差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因子。传统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基于人工晶状体始终处于理论视轴的中心位置,其优化为居中位置优化。一旦这些晶体偏心或者倾斜时,成像质量下降甚至比同样偏心程度的球面人工晶体成像质量更差。临床上,晶体的偏心和倾斜现象经常发生。真实的人眼并非光学意义上的对称结构,其光轴与视轴并非一致。植入后房、囊袋内的人工晶体并不总是处于完美的中心位置,而表现为某种程度的偏斜和/或偏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弱负球差的高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是一种置于人眼后房以替代浑浊的天然晶状体的人工晶状体,其在暗光条件下(即大孔径光阑下)具有更好的对比灵敏度,能改善真实术后临床情况下人工晶体眼的总体成像质量的人工晶状体。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
一种临床上耐偏心和倾斜的人工晶状体,是弱负球差的高次非球面的人工晶状体,将所述人工晶状体置于人眼后房替代浑浊的天然晶状体。
进一步,所述人工晶状体带有-0.1μm~0弱负球差,对人眼角膜正球差起到了补偿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
- 下一篇:石墨烯-磁性纳米线探针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