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588796.2 | 申请日: | 202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86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星;唐峰;刘晟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285;H01B1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聂秀娜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复合 通信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系统。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外护套。光单元包括光纤和光纤套管,光纤套管套设于光纤外部。电单元包括导线和导线护套,导线护套套设于导线外部。外护套包裹在光单元和电单元外部,光单元和电单元紧邻设置。光单元的延伸方向和电单元的延伸方向一致,外护套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结构。由于光电复合缆的外护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从而减少了外护套与管道的摩擦面积,降低了光电复合缆在管道中铺设时阻力,提升了铺设光电复合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网络(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及下一代固定网络的发展,光纤到天线,光纤到摄像头,光纤到交通信号灯,光纤到房间,光纤到天花板等光纤到接入末梢终端需求不胜枚举。光纤到接入末梢终端将构建智能时代高速及时通信的基础,保障智能时代海量信息及高品质带宽的诉求。
与末梢高密度的终端连接同时需要铺设光缆和电缆,面临铺设空间限制,多次铺设等问题。所以,尺寸较小,轻量化的光电复合缆成为光纤到末梢的优选解决方案。在光电复合缆铺设的过程中,光电复合缆需要穿过管道铺设,但是光电复合缆在穿过管道时遇到的阻力较大,影响铺设光电复合缆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系统,光电复合缆的外护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结构,从而减少了外护套与管道的摩擦面积,降低了光电复合缆在管道中铺设时阻力,提升了铺设光电复合缆的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电复合缆。光电复合缆包括:光单元、电单元和外护套。光单元包括光纤和光纤套管,光纤套管套设于光纤外部。电单元包括导线和导线护套,导线护套套设于导线外部。外护套包裹在光单元和电单元外部,光单元和电单元紧邻设置。光单元的延伸方向和电单元的延伸方向一致,外护套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凸起结构。
在该实施方式中,外护套的内壁紧贴着光单元和电单元,使得光单元和电单元的结构更加稳定。采用光单元和电单元的设计方式提高了对光纤和导线的保护。光单元和电单元紧邻设置,使得光电复合缆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提高光电复合缆的铺设密度,并且也方便光电复合缆与紧凑型的连接器适配。另外,考虑到光电复合缆在铺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穿过管道,通过在外护套的外壁上设置凸起结构,从而减少外护套与管道的摩擦面积,降低了光电复合缆在管道中铺设时阻力,提升了铺设光电复合缆的效率。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护套的外壁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每个凸起结构沿着光单元和电单元的延伸方向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个凸起结构的一种布设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实用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护套的外壁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凸起结构,每个凸起结构呈螺旋状环绕在外护套的外壁。在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多个凸起结构的另一种布设方式,提高了本方案的扩展性。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光纤套管和导线护套均采用柔性结构,那么,光电复合缆在管道中铺设时需要借助牵引工具。或者,光纤套管和导线护套都采用刚性结构且二者的刚性相近,光电复合缆的整体刚性更高,即使不借助牵引工具光电复合缆也可在管道中顺利推送。
可选地,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电单元包括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光单元、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相互紧邻且围绕外护套的中心设置。在该实施方式中,光单元、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与外护套中心之间的距离相近,有利于提高光电复合缆的整体紧凑性。相应地,光单元、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与外护套外壁之间的距离相近,有利于外部套对光单元、第一电单元和第二电单元都形成良好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887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